我个人认为古代中国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汉字。
虽然方块字在汉之前已有,但主要是在秦统一,在汉开始发扬光大。历经两千多年,汉字依然有着独特的魅力。
汉字是强大的表意文字,认识字就认识了意思,能认3000个-5000个汉字单独的意思,一篇文章猜个70%是可以的哟。
不过对外国人来说,如果不在汉语的语境,还是有点难,但在汉语的环境,学这些字的意思是比较快的。
汉字可以包纳一切新生事物,比如发明一种新机器,我们都可以称之为什么机什么器,而不用造新字,从汉字中捡点出来,排列组合一下。
汉字是强大的排列组合的文字,多么丰富而有趣。
不是中国的国家完全可以使用汉字创造一套完全独立的语言词表库和体系。
比如电影可以叫作“映画”,银行叫作“金业”,化妆叫作“脸描”,钱包叫作“银袋”等等等等,任何人完全可以发明一套用那些字但与中国所用完全不同的东西。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汉字是古代中国人的伟大发明,却是全世界的语言财富。
汉字有着一定的意义,每个词都能告诉你道理。
比如“医生”为什么叫医生,就是治疗你让你活着的意思。
比如“老师”就是要以师为老,尊敬者称之为老的意思。
汉字不仅有有趣的深刻的意义,还能展开丰富的联想,唐诗廖廖几句,上天入地,九洲四海,纵古贯今,皆在画中。见字,在中国人心中就有了画卷,有了更广阔的思维和意境。
但是全世界其他各国的拼音文字也有其优势,那些拼音文字听起来和读起来象音乐,意味着它们象伴乐,就好象人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很多事一样,语言是伴奏,而思想是主旋律,思想不受伴奏的局限,而汉字就占据了比较满的空间。从这点上来说,表意的汉字和表音文字各有千秋。
汉语的劣势就是音律感不强,比如一些老外识了很多汉字,每个字发音都准确,但连起来说有时候还挺别扭。
不象我们学那些表音文字的外语,如果每个字读得准确,那句话也说得挺象模象样了。老师总强调把每个字词读准。
正是因为中国很大,各地都有各自的方言,音调五花八门,所以给了汉字强大的生命力,或许南北不通音,但见字就懂了。不需要读得准,意思搞准了就行了。
也正因为汉字强大的生命力,所以虽然中国改朝换代多少代了,一会儿南边定都,一会儿北蛮统治,讲的官话有时候差个十万八千里,但中国博大的文化通过汉字保留了下来。
毕竟语言不仅要能看,还要能好读,以便于沟通交流,现在的四音法还比较粗糙,明显这普通话发音离古汉语音律区分更远的,比如广东话里说“无理”和“无礼”是不同的发音,说一个人讲的话“无礼”或”无理“用广东话说出来就不会歧义,但普通话只单独用这个词,听起来一样一样的。
中国那些方言是中国称为“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呢,甚至在音律学方面比普通话更具有优势。
在汉语的音律学的发展和通用性的选择及定调方面,汉语还有更广阔的研究和精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