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寻找活法

现在的学生们自杀得这么多。
他们在看什么书?
有时间看课外书吗?比如小说?
他们看的是什么书?
哪些网络小说?
网络小说也有好看的。比如《第一次亲密接触》。
但是如果成为现象级的文学没能正确引导他们。
或者说他们没能从文学中找到一种答案,又刚好是现象级的,他们可能在茫茫大海中无处寻觅而更加迷茫了。毕竟文学是青春成长的重要途径,不管一个人喜不喜欢文学。
说实话,孩子对死是没有什么概念的。
死就是永远再也见不到那个人啦。大概如此,既不是黑色,也不是白色。
黑与白不过是世界告知他们的披麻带孝的颜色。
世界很多东西令人淬不及防,对于幼小的他们还没有过多的思考。
世界一般来说不是全然的糟糕。总会有些阳光。
他们也很容易从新鲜的未知的事情上保持着生命的活力和乐趣。
当年有本小说出来后很多年,我才看到,叫作《女中学生之死》。然后我也跑到大学的楼顶上感受过那种感受。
我当时只是觉得死这件事有种唯美的气氛,在上海女作家的书里。尽管前因后果可能不美,但去死这种单纯的形式有种美的感觉。
于是到楼顶上体会那种象羽毛般飞翔的感觉,最后发现:楼顶上好多学生,读书的,聊天的,抽烟的,没有跳楼的;第二我没有恐高症;第三估计上海人住得太狭窄了,不能到处疯跑。以至于一个女中学生最后只好跳楼,说实话,在广阔的西北体会上海人的那种生活的逼仄兼具流言蛮语的压迫还是不太感同身受的,尽管也是有的,但毕竟地方大,空旷的地方多,可以跑开,一时跑不开,放了学再跑。
而且我觉得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我中学时代那时候成为现象级的作家是王朔,从小说里认识的第一位印象深刻的女中学生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里的吴迪,而不是《女中学生之死》里的宁歌。
因此在中学时代,王朔的小说给了我们新奇的世界,原来人们可以很厚脸皮地无为无畏地活着,不为他人活着,如果我们不知道怎么活,但至少我不为你想成为的样子活。不管这个“你”是谁。是父母,是老师,是政府,是社会,是好人,是坏人。
虽然外表活得被世俗认为玩世不恭,一无是处,但是痞子的内心却仍然是可以很纯真很专一很坚守有在乎的东西。
孩子们在青春期寻找的是什么,无非是一种他们认可的或者给予了他们启发的活法。
我没想到过了40年,写于1980年代《女中学生之死》里跳楼的死法仍然是现在很多孩子自杀的死法。
其实摔死不唯美的,很丑陋的,但是一些文学作品描绘得像鸟一样或者纸片飘着一样,还白色的羽毛,这就造成了死不可怕还很唯美的印象。
死固然不可怕,但也绝不唯美。
既不小资,也不浪漫。
许多没找到活法的孩子,于是觉得可以尝试死。
但死也很考验创意呢。
就那样摔死啊,实在太无趣啦。
试试王朔小说里那种厚脸皮地活着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