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爱的人与缺爱的社会

曾经有一位大哲,似乎是黑格尔说过这么个意思:日本是唯一一个没有基督教底蕴而拥有人类美好的国家。
说得很好也很对。
但是没有基督教的底蕴,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美好有点象浮萍。
日本虽然很美好,但是不论从她的文化、艺术、影视等等各方面透露出一种感觉:这是一个缺爱的社会。
缺爱、渴望爱,希望别人爱自己。
正如曾经和一位女性朋友谈论过小孩子很讨喜的问题,说到有的小孩子真乖啊学习又那么好,深受父母喜爱。
朋友悠悠地说:或许他为了获得父母的爱而努力成为他的父母想他成为的样子。叹!
我真的好佩服我的朋友的睿智,是的,这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为了搏得别人的喜爱,在努力成为别人希望自己成为的样子,希望他们不要太压抑自己或者能调适好。
因为有时候那是一种下意识去讨别人的喜爱。
日本和日本社会就给我这样的感觉:努力地成为别人期望自己成为的样子。啊,好累好缺爱的。
我想这就是美好建立在没有基督教浮萍上的感觉。
基督教使我们成为能去爱的人,而并不仅仅是索爱的人。
在《圣经》中有那么多美好的爱与爱情。
比如不仅喂饱旅途中的疲客,还要喂饱所有口渴的骆驼。
比如整篇的雅歌都在诉说爱的美妙。
一个人得真的有很多爱,他/她才足够大气与温柔去给予的。
否则,你看到他/她都是在抱怨别人不够爱他/她,或者得不到爱而孤独,或者为自己的付出感觉不平衡而耿耿于怀。
如果我们有去爱的能力多过索取爱的渴求,我们才有能力去寻找我爱的而不仅仅是爱我的。
也不是我爱了你一元,请还我至少八毛。自以为那样的平衡就是互相的爱啦。
除了靠神与基督教之外,我实在想象不出如日本似的美好能不象浮萍一样?
因为在考验人性和人际关系越深刻越会发现其丑陋不堪,那美终是不堪一击,如果没有在神之下罪人感受到神的爱,所有的爱他/她终是不满足的,他/她若没能力感受到神的爱,他/她没有能力去爱的,那么他/她的爱只能是悲剧。
神爱了我们,基督爱了我们和恩待了我们,我们有了许多爱也给予他人,而那爱并不是浮萍之物。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