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些在国外的主要是留学生办的网站,发现留学生精神问题挺多的。
自杀、谋杀、杀人和被杀案例很多,触目惊心。
我们在国内只不过能看到零星的报导,就算国内大学生跳楼,也不过写“某校有一人跳楼”这么简单,看啥都没有。
或许有人会说,那些不过是个案。
但国外的新闻里一般有具体的名字、求学的经历、家庭基本情况等都会被记者们挖掘一下的。
所以这些学生就不象在中国新闻中只是“某甲某乙”,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
了解了他们后,我们才更对他们的人生唏嘘不已。
一些混混本就人生各种惊险,但其中不乏一些读名校的优秀的学生,不是那些靠父母钱去混日子的。他们的犯罪给了我们更多的思索。
首先,整个社会都焦虑,不仅是中国,也不仅是美国。不仅是平常人,不仅是大学生。
社会上有一种叫成功焦虑症的东西,这种成功学的营造的现代氛围和环境,非常契合中国几千年腐儒给中国定下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求取功名利禄之心。
国外也讲成功,但中国的小孩子尤其惨,特别是优秀的小孩尤其尤其惨。
中国的大学上了后其实是个休息的四年时光,对大多数人来说,他/她可以喘息一下,思考人生和未来,谈谈恋爱这些事,甚至放纵一下。
美国的大学生是大学之前没那么辛苦,至少人家小学是玩的,初中是玩的,没那么多培训补习班吧。上大学辛苦点。
但中国的留学生,特别优秀的留学生,特别的优秀的又家境贫寒的留学生就最惨。
他们从小到大可以说如果不是天才的智商,那一定是付出艰辛的努力,一直被比较,被竞争,如果还家境贫寒,人生几乎没有退路,那么对成功的渴望就更高,更焦虑。
这时候,心理非常容易出问题,精神压力特别大,其中又不少是书呆子,人际交往又弱,兴趣爱好几乎没有,很容易在刺激下钻牛角尖。
以前在国内,狭窄的生活中还有学习这件事令人安慰,到了美国,全世界各地的人才,英语不再是优势,国际同学中,学建筑的人家有自小人文知识培养的美学基础,学科学的,有独到的理工思维的创新和浪漫,都不是题海培训出来,也不是靠题海就能竞争的了的,学习的压力,再加上繁华的冲击,伦理的挑战,生活的落差、经济问题,毕业后能否拿到签证继续留美等……
在心理失衡的状态下,这时候,别人的成功就是对自己的刺激,所以一些博士生、高材生杀同学的案例不少。
教育与受教育本来是一件美好的事,现在演变成了多少个世界各地在某个角落里偷偷哭泣的孩子的眼泪。
许多人都说教育是当以树人为先,但如何使人之为人,却鲜见具体的可行的方法。
日本著名的教育家小原国芳提出的六个方面的全面教育,我觉得颇有操作性,分别为:真(学问)、善(道德)、美(艺术)、圣(宗教)、健(身体)、富(生活),并没有智、分数这些东西。这种敢不提分数,没把智商看得那么重的教育家颇为难得,点出了教育的脉门。
我们想立身为人的,不妨从这六个方面多审视和改善自己。人活100岁,能不能把自己树起来,这是一种探险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