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中国的老话儿。
我的话儿是,不能指望种的是冬(东)瓜收的是西瓜。
中国有许多话儿本身并无恶意,而是充满了人生哲理。
比如种瓜论,还有“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等,按照佛家的观点是因果论和慈悲论,但有的人用它们的时候充满着“报复”和看好戏的况味。
首先,它们都是实话:如果一个人播种的是冬瓜的种子,果子长成后,TA怎么能指望地里结出的是西瓜呢?
除非,爱TA的人按照TA对收获的意愿偷偷种的是西瓜种子。那既然TA希望收获的是西瓜,TA当年为什么要种冬瓜的种子呢?
哦,不懂事或不懂种瓜知识,如果也没有一个爱TA的人帮TA换种子,那么TA收获冬瓜在情理之中。
佛家不是含着报复,还是希望人们正视现实。
墙上被打过钉子,然后虽然用泥巴糊上了,但是那曾经还是一个伤或洞。
但正视他们是指未来尽量不要再打洞了,而不是徘徊在旧有的洞口,希望那从来没有洞,那已发生,不可改变了。
其实,这些话是提醒人们自觉。当见到冬瓜的时候,不要过多地指责冬瓜,我们不常指责东西,却经常指责别人。
许多人都把自己看成冬瓜,而忘记了自己也是种瓜人。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说的是人们对种瓜人的理解和同情,但理解和同情并不能代替TA曾经播种的是冬瓜的种子的事实。
而有的人把话说成“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用来表达报复或幸灾乐祸的快感。
每个人既包含别人播种收获的现实,也是播种收获许多事物的播种人。既可能是别人眼中的可怜之人,也可能是别人眼中的可恨之人。
既造业,也承担造业的结果,这就是因果。
所以,先搞清自己要什么或将得到什么,再去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