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青铜镞发现于青海乐都

在火器发明之前,冷兵器的舞台上,弓箭是当之无愧的“战争之王”。正所谓“言武事者,首曰弓矢”。无论面对多么厚重的盔甲、多么锋利的刀剑,只要拥有足够规模和技术含量的弓箭配给,也就拥有了克敌制胜的能力。弓箭的精良与否、射程远近、射速高低,往往决定了一场战争的胜负。

然而在岁月更迭中,弓箭中的弓弩以及箭体当中的箭羽、箭杆大都荡然无存,只有小小的箭镞穿越了沧海桑田,成为我们缅怀当年“战争之王”的载体。

中国最早的青铜镞发现于青海乐都(今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柳湾聚落遗址。该铜镞为锻造而成,镞长3.4厘米、宽1.5厘米,体形扁薄,略起中脊,两翼稍长,铤部有三锋。

事实上,双翼有铤镞是夏商时期黄河流域铜镞的主要形制。人们很早已经注意到对称的双翼在飞行中可以起到平衡作用,以使箭镞更准确地命中目标。同时为了增强铜镞的杀伤力,箭镞锋刃部分做得比较突出,不仅有锋利的前锋,还有两个尖锐的倒刺。

为了增强铜镞的杀伤力,西周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对双翼镞的两刃进行打磨,镞身更趋流线型,长而尖利的后锋和三角形的双翼不再流行,代之而起的是呈条状的双翼,后锋也变得平直。这样的造型使铜镞更有穿透性。

到了东周,双翼有铤镞的穿透力达到了历史最高峰:双翼镞不再有宽展的三角形双翼,镞身和条状双翼都更趋瘦长。在双翼上做出血槽的形制开始增多,其优点是在强调穿透力的同时强化了杀伤力。

在将双翼镞的杀伤力做到极致之后,人们开始寻找另外一种可能。三翼镞于是登上历史舞台。三翼镞在飞行中接受的空气阻力比较均匀,使箭的稳定性更好;而三翼之间形成的夹角具有与双翼镞叶面上的血槽同样的功能,使三翼镞杀伤力与穿透力兼顾的特征更加明显。

战国时期,弩弓的使用越来越普及,机械力量大大超过了人力,三翼镞的形制也由此发生了一次大变革。其中有两种最具代表性,一种是镞身变得细而长,三翼很窄,缩变为附在中脊上的三条窄棱,后面接长铤;还有一种是镞身短粗,翼也稍宽的形式,也有着极长的镞铤,有的长度可达几十厘米,如山东长岛王沟出土的一只残断的镞,总长达62厘米。因为镞铤加长,镞的重量必然随之增大,从而改变了箭的重心。配合强弓劲弩,箭的射程更远,更增加其穿透目标的力度。

战国时期,士兵防护加强,普通牛皮甲经过油浸后十分坚韧,双翼镞已经很难穿透,所以形似穿甲弹的三棱镞便顺应而生。三棱镞的镞身呈三角形,但无外伸之翼。脊三条棱成刃,镞体近似流线型,边棱的曲线似现代的弹头,不仅使箭在飞行时阻力更小,方向性更好,而且也具有更强的杀伤性能。

战国末年,三棱铜镞以其优势逐步取代了各式铜镞,成为箭镞的主要形制。陕西秦俑坑出土的铜镞数以万计,三棱铜镞占99.8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