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拍卖行1874年开办于上海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家拍卖行成立于1874年。英国的一家拍卖行在当时我国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的上海开设了一家远东子公司——鲁意斯摩拍卖洋行。随后,英国商人开办的瑞和洋行、罗森泰洋行,法国商人开办的三陆洋行,日商的新泰洋行,丹麦的宝和洋行等纷纷挂牌,开展拍卖业务。

最初时,它们的主要业务是对进出口商品中的纠纷事件进行鉴定、估价、协商、公证和处理。后来,海关的没收物品、海洋运输中的水渍物资、银行委托的典押品以及保险公司、法院的一些物品的变现业务都由它们代为处理和拍卖。同时,他们也代理私人拍卖家具、旧货等。在洋行经营拍卖业的初期,拍卖师都是外国人,用英文进行拍卖,买家也多是外籍商人和少数旧货商贩。

当时的拍卖行里到处都是柚木写字台、弹簧转椅、打字机,还有古董、古画、秦瓦汉砖,外加珠宝玉石,还有外国“白兰地”、“化妆品”等,这些名贵东西都是要拍卖的东西,东西并没有损坏,常常是受了些水渍浸泡的污损。

逐渐地,拍卖师逐渐由会说英文的中国人担任了。洋行的中国雇员在从外国人那里学会拍卖经营后,就开始自立门户,相继模仿办起了几家拍卖行。比如,有“榔头大王”之称的上海怡和拍卖行老板,原来就是一家外国洋行的拍卖师。

晚清文人葛元煦在《沪游杂记》中曾对当时上海由中国人主持的拍卖会有过生动的描述:“丙子春间,华人亦仿外国拍卖物件。先期悬牌定于何日几点钟,是日先悬外国旗,届时一人摇铃号召,拍卖者高立柜上,手持物件令看客出价,彼此增价竞买,直至无人再加.拍卖者以小木槌拍桌一声为定,卖予加价最后之客。一经拍定,不能反悔。”

当时出版的《上海生活》杂志的文章里对拍卖也进行过描述:

上海滩的商人认为:到“拍叫货行”(即“拍卖行”)里去“叫货”(竞买),要有几个最低限度的条件:第一,要眼光“狠”,把你预备拍的那件东西,越看得透彻越好,因为一经拍定,再看出“毛病”来,亦不能反悔了;第二,要略懂得几句“洋泾浜”英语(即讲的不标准的带有上海口音的英语),比如会说“Dollars(美元)”,“Number”(号码),“万来那司(Very nice)”,即极其好的意思。懂得这些,便可和拍卖行里的洋人攀谈,往往有意想不到的便利和利益。拍卖师(当时上海称为“叫货鬼”)都是些眼光老练,计算精明的人,不是拜个“师父”或“先生”,学上几年就可以吃这碗饭的。全在乎自己的经验,多接触、多留心,处处化解应变,“死事活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嘴要灵活,随时随地要显出敏捷的样子,“逢人能说话”,才能当得拍卖师。参加拍卖的人耳朵要灵活,洋人站在高高的台上,手持木制的槌子,一边唱着“Number6,one andhalf”,立刻要明白,就是“第6号拍品,一块五起拍”。这时你看旁边有没有加价的人,一分钟后没有的话,你便立刻伸手表示愿买。但事实上没那么顺利,难免有人会加价喊“Two”,意思即肯加到两块钱,或许又杀出一个“程咬金”,喊一声“Twoandhalf”,要加到两块五。这时候你就要当机立断,看那东西是否值得,自己还要不要。一般认为最“热门”的货色,还是化妆品、花边、假首饰、鞋帽袜带等之类。很多人闲来无事,到这些地方去转转,好在拍卖行老板很欢迎你们去看,壮壮他的声势。货色繁多,记不清多少,可以边看边听着台上的叫喊。如果遇到心爱的东西,便可参加竞拍。

1917年,上海的鲁意斯摩拍卖行开始由拍卖师品斯主持定期的集邮品公开拍卖活动。著名集邮家张赓伯所写的《邮海沧桑录》中曾有过描述:“鲁意斯摩拍卖行常举行邮票拍卖。每有一老者道貌岸然,手戴钻戒,口衔雪茄,据前排坐。每遇罕贵票,辄与碧眼儿(外国人的俗称)竞购甚力。某次与一西人争购‘临时中立’(著名珍罕邮票)一角六分、五角票两枚,出价高于市价一倍以上。此时国人高等集邮家颇少,人均为之注目。时余方弱冠,求学沪滨,亦时至鲁意斯摩拍购廉价西票。见此老者,亦以为奇。私询于人,始知即老邮商李辉堂也。”

来源:《艺术财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