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信访办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谤木”

信访工作是政治清浊的晴雨表
  
吏民上书上访诉苦伸冤告状,即我们现今所谓的“人民来信来访”,简称“信访”,是古今中外都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直接反映社会治理的情状,反映统治与被统治者之间或曰官民之间的关系,是政治清浊的晴雨表。

信访量多,说明社会苦情冤屈多,官僚腐败严重,地方基层的政治治理存在诸多问题。信访渠道畅通,可以起到一些减缓冤狱苦情,安定社会的作用。因为冤情有告,是人民对统治者尚心存希望,若冤情无告,则绝望的苦情含冤者可能铤而走险,采取危害社会的极端行动,造成可怕的社会后果。为此,自古以来历代统治者都有受理人民申诉冤情的制度安排。

上古传说时代有所谓“谤木”,即在大庭广众之处立一木柱,允许对政府不满的苦情含冤者上书挂大字报,以出气发泄。即使说错了,“诽谤”了当权者,也不以为罪,称为“诽谤之木”。此亦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信访处”。设置信访处最初或是出之于自发,但后来制度化后却发生了扭曲,变成了形式主义的“圣政”。专制秦朝不允许人民乱说乱动,“谤木”后来竟演变成了装饰性的石柱“华表”。到如今天安门前的华表仍然带着弯钩,但谁还敢在钩上挂东西呢?
  
信访“德政”扭曲为“截访”恶政
  
华表虽不再能随便挂陈情诉冤状,但现今各级政府和党委却普遍设置了“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简称“信访办”,可以随时造访,应该说是好于“谤木”的制度安排。然这项“德政”在共和国60多年的实践中,却也同样出现了例行化和扭曲现象,如今更成为改革中令人头痛的大难题。

所谓例行化是信访不解决实质问题而流于形式,扭曲则是指制度变形。近年来我国的信访量是年年有增无减,其势汹汹,中外瞩目。庞大而不绝如缕的上访群体,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各级政府穷于应付,费尽心机也难以解决上访者的无尽诉求,而不得不作例行化处理。中央则认为来京上访人数增多,是地方政府不作为。为减轻信访压力,政府上下级间互相踢皮球,推诿责任,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竟搞起了“信访排名”并公开通报,排名先后可作党政干部政绩考核的指标。后又扭曲为:各级党政领导作为信访责任人,其管区内上访次数,要与领导干部的升迁直接挂钩。这就迫使地方政府不惜重金,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公开采取“截访”行动,用形同黑社会的手段将赴京上访缠诉的人员押解回本地,或干脆关进“劳教所”。由于“维稳”经费超高,“截访”甚至成为一些地方保安公司的生财之道,上下形成产业链。一些受雇于地方政府的“黑保安”,对上访钉子户殴打侮辱施用私刑,使信访“德政”变成了影响极坏的“截访”恶政。

地方政府雇凶对上访群众“截访”施暴,也有其说不尽的苦衷,“维稳”死任务和“信访排名”硬指标,对领导责任人是“一票否决制”,不硬碰硬却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而上访被截群众逃出保安黑手后,必定还要继续上访告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这一切都说明:我国信访体制已经僵化,形成了一个打不开的死结,而亟待改革。不少地方强烈要求取消信访考核与排名,2013年5月8日,中纪委信访主管干部张少龙表示,要坚决杜绝一切“拦卡堵截”上访群众的错误做法,严禁拦截正常上访群众。同时呼吁访民遵法守纪,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

作者:袁刚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