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家公办婚姻介绍所是广州市青年婚姻介绍所

婚姻介绍所是为未婚青年和已婚但因故失偶的单身者介绍对象的服务机构。国外早有这种机构,如美、英、法、日、苏联等国家。

法国和科威特还成立跨国婚姻介绍所,为两国男女青年结成良缘提供帮助。有的国家在20世纪70、80年代就已经开始使用电子计算机来作选择对象的技术工具。

20世纪80年代初,婚姻介绍所在中国开始兴起,当时上至中央领导下至街道里弄社会各界都比较关心家庭和谐和大龄未婚青年的婚姻问题。

在80年代初,“大龄青年”、“搞对象”就跟时下“上网” 一样是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词汇,而解决大龄青年的婚姻问题则几乎是全社会的共识,用“齐抓共管”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1984年,中共中央书记处甚至还专门召开过一次会议讨论30岁以上未婚青年问题,胡耀邦同志和陈云同志指示,要求各级党组织给予应有的关心和重视,各级工会、妇联和共青团要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认真抓好。婚姻介绍所正是在当时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新生事物”。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杨大文、民政部原婚姻管理司司长王德意以及现在归回管理婚姻家庭事务的民政部基层政权司等专家或部门均表示,我国第一家婚姻介绍所很难有定论。一般认为,1982年11月中旬成立的广州市青年婚姻介绍所是第一家。该婚姻介绍所是由中共广州市委、市政府拨专款、配备工作人员,由广州市委筹划创办的一所为未婚青年介绍恋爱对象的常设性服务机构,带有机关性质。

婚姻介绍所通过设立卡片自由查阅,按对举荐恋爱对象、组织交友结谊觅知音晚会以及郊游等方式为未婚青年牵线搭桥。至1984年6月,先后共撮合了1400 多对有情人,成功率达14.4%,高居全国婚姻介绍所之首。他们的成功经验曾被《中国青年报》报道过。

1984年6月20日,全国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婚姻介绍所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全国总工会举行。这时,30至40岁的大龄未婚青年北京市有3.4万,广州市有6万,天津市有6.5万。 登记,信函联系,组织各种社交活动,为求偶者提供相识机会和场所等。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