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铜砷合金青铜器出土于甘肃河西地区

甘肃省河西走廊“四坝文化”东灰山遗址中,曾先后出土了16件铜器。2013年7月在兰州结束的东灰山遗址研究座谈会上,考古学者认为,这些铜器要比中原地区出土的商周时代青铜器早,甘肃河西地区是我国最早使用青铜器的地方

“先有东灰山遗址中的铜器,后有中原一带商周的青铜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郎树德说。

“四坝文化”是公元前2000年主要分布于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一种早期青铜时代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民乐、山丹两县境内的四坝滩,于1956年被考古界命名为“四坝文化”,其中出土文物较多的是民乐县境内的东灰山遗址。

民乐县文物局副局长陈之伟介绍,1987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考古系对东灰山遗址进行了保护性发掘,清理墓葬249座,出土石器、陶器、铜器、金器等各类文物1003件。经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碳14测定,这些文物距今4300年以上。

记者了解到,在发掘出的所有文物中,有16件铜器,包括铜削、铜锥、铜镯、铜耳钸、铜小圈钸等。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边强介绍,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室对15件铜器进行了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和金相组织鉴定。鉴定结果表明,除1件为铜砷锡三元合金制品外,其余均为铜砷二元合金制品,经金相检验的11件铜器中,结果是均为锻造组织,其中6件铜器在热锻之后又经冷锻加工。“铜砷二元合金与锻造加工是东灰山四坝文化铜器的鲜明特征,完全不同于其他地点发现的我国早期铜器。”边强说。

据了解,中原一带出土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基本都是铜与锡合金的锡青铜,没有类似东灰山遗址出土的铜砷合金铜器。

考古专家介绍,在世界冶金史上,青铜时代之前存在一个冶炼和使用砷铜的时代。公元前3000年,砷铜制品在西亚、南欧、北非等地比较普遍地使用。

郎树德说,铜器不是我国最早使用的,西亚人五六千年前就有了,中亚、西亚的青铜器含砷,中原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含砷很少。四坝文化普遍发现砷青铜,这一特征与西亚、南欧及北非的早期铜制品相同,反映出4000年前,四坝文化有可能与外界存在某种形式的联系。西方的冶炼、制造和铸造成型等生产技术,就是通过河西地区的四坝文化、齐家文化等,传入陕西、河南等中原地区,以至于后来发展成为震惊世界的商周时期的发达的青铜文化。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