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条完全由华侨出资设计制造的新宁铁路有两项中国铁路建设重大创新
新宁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完全由华侨集资、设计、建造和经营的侨资铁路,也是我国第—条通车里程最长的侨资铁路。
在20世纪初年,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至民国十二年(1923年),在广东省区域内,曾经建筑过三条侨资铁路,这就是粤东潮汕平原上的潮汕铁路和汕樟铁路,粤中珠江三角洲平原西缘五邑地区的新宁铁路。这三条铁路中,最早动工兴建的是潮汕铁路,最迟动工兴建及竣工的是汕樟轻便铁路。
新宁铁路的建造是一座丰碑。
新宁铁路的建造者是台山旅美爱国华侨实业家陈宜禧,陈宜禧在美国长期从事铁路建造,从路工到技术员、监工、经纪人,历40年,他参与了美国中央太平洋大铁路及西部铁路网的建设,积累了建造铁路的丰富知识、技能和经验,这为他后来回国独立主持新宁铁路的修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热爱自己的同胞,处处维护侨胞的权益,是一位受到侨胞爱戴的侨领,在社会上口碑极好,这又为他发动侨胞筹资建造新宁铁路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制订筑路章程时,他提出了“不收洋股、不借洋款、不雇洋工,以免利权外溢”的主张,决心要“以中国人之资本,筑中国人之铁路;以中国人之学力,建中国人之工程;以中国人之力量,创中国史之奇功!”在海外筹股时,还提出了“勉图公益,振兴利权”的口号。这一系列爱国主张,深得民心,受到了海内外侨胞的热烈欢迎。
从1906年5月1日新宁铁路正式动工,到1920年3月30日竣工,在历时14年的时间内,新宁铁路公司共招集股本3658595元,建起铁路总长130多公里。新宁铁路建有车站46个,桥梁215座,涵洞236座,有美制机车9台、客车16辆、货车60辆。先后建成公益码头、北街码头、公益机器厂、牛湾船坞厂、宁城印刷厂等一批近代工业。铁路营运之初,效益很不错。
在20世纪20年代,每年客运量约为300万人次,货运量约为10余万吨。1911—1926年间,每年收入约110万—120万元。据1918年《广东新宁铁路实业估值统计册》统计,全部不动产3859808.54元,动产15059521.07元,合计5365760.61元;到1921年,陈宜禧估计全部动产与不动产共值800多万元。新宁铁路还有两项重要的创新,一是在终点站斗山设一半圆形“转车盘”,机车绕转盘180‘掉头,在全国实为首创(此处现已建成“斗山公园”)。
一是火车在牛湾过潭江时,采用轮渡载运,两岸系一条钢缆,用绞车把渡船绞过400米左右宽的江面。在中国铁路建筑史上,这更是一项创举。
新宁铁路与詹天佑主持修建的著名的京张铁路几乎同时通车,而且这条铁路是新宁铁路公司依靠台山海外华人和当地的技术力量量与劳工建成的,显示了台山海外华人和广大群众的智慧与才干,为我国自力更生建造铁路的历史写下了第一笔。
铁路工程的质量也是优良的。据清朝农工商部检查大员1910年对第一期铁路工程的查验报告称,新宁铁路各车站点缀完美,形势整齐;水塔、车厂等设备都很理想,尤其是煤仓之建设与装卸火车用煤方法,不费人力,堪称先进;涵洞、管道、桥梁之架设,亦甚得法。这足以说明这段铁路是符合质量要求的优质工程。
与潮汕铁路和汕樟轻便铁路相比较,新宁铁路具有投资大、通车里程长、客货运量大、建造技术先进、社会影响广泛等特点。而且新宁铁路的建设在海外也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如第一期工程完工后美国《西雅图星期日时报》(The Seattle SundayT imes)用了整版篇幅刊登了陈宜禧修筑新宁铁路的宣传画,在文字说明部分,编者引用了法兰克-卡彭特(FrankG-Capenter)对新宁铁路的评价:“一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铁路正在广州西南兴建,它用中国人的资本,中国人的劳力和智慧,这就是新宁铁路。”
1909年,清廷嘉奖全国修筑铁路有功人员,陈宜禧被聘为农工商部四等顾问,官阶由正三品晋升为正二品,尊称为资政大夫。这是当时全国铁路界所获得的最高荣誉。
在今天看来,一百多公里长的铁路线似乎根本算不了什么,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修建这样一条铁路可谓是充满了艰辛,这其中不仅有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问题,更有地方封建势力、宗族势力等的阻挠与干扰。因此,可以说在整个新宁铁路的修建过程中,始终是充满了矛盾和斗争。面对重重困难,陈宜禧总是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去化解矛盾,消除阻力,并最终创下了中国铁路建造史上的一个奇迹,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