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发现的化石上最大的蜻蜓出土于内蒙古宁城县

1.65亿年前的一天,在内蒙古地区,一只翅膀展开宽达225毫米的“巨型”蜻蜓刚吃完“午饭”。早已“观察”它很久的一只翼龙突然一口咬住了它。蜻蜓挣扎了几下,虽然从翼龙的嘴里“逃脱”,但留下几片翅膀飘落在湖面。2003年,它的化石偶然被南京地质古生物所张海春研究员挖到。这只“赵氏修复蟌(读音“匆”)蜓”,是我国已知蜻蜓中“个头”最大的,也是世界第四大的蜻蜓。

蜻蜓“老祖宗”都是“巨无霸” 现在常见的蜻蜓还没有它一个翅膀长

2003年,古昆虫学家张海春来到了内蒙古宁城县(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道虎沟地区挖取化石。而在此之前,当地就有人挖到过昆虫化石。“道虎沟地区是古生物学上的一处‘名胜’,”张海春告诉记者,当地因地层中发现数量极其巨大的昆虫化石而闻名。

在张海春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这块化石。这块蜻蜓化石只保存了它的一只翅膀。这只翅膀长度达到了107.6毫米,翅膀里的翅脉都清晰可辨。“我们后来也想找到更完整的化石,但却一直没找到。”张海春研究员遗憾地说,能保存完整的蜻蜓化石数目极少。因为蜻蜓“个头”比一般昆虫要大,而且死亡后身体容易破碎、分解或被其他动物撕咬,所以很多蜻蜓化石都只是“部分”。

就是根据这块翅膀化石,张海春研究员将这只蜻蜓的“样貌”慢慢地还原了出来:它的身体部分达到了130毫米长,前面两个翅膀的翅尖之间的距离达到了225毫米,每个翅膀宽度为14.3毫米。225毫米长是什么概念?“现在世界上现存的最大蜻蜓的两个前翅翅尖的距离是190毫米,而我们常见的蜻蜓只有30—90毫米左右,还没有这块化石里的一个翅膀长。”张海春说,它是我国已知蜻蜓中“个头”最大,世界第四大的蜻蜓。已知世界最大的蜻蜓生活于约2.4亿年前的法国,其翅展达280毫米。

别看是昆虫,它也是“肉食者” 不仅吃昆虫,连蜥蜴都是它的“盘中餐”

其实在同一地层中,张海春一共挖到了10多种蜻蜓化石。但是通过仔细对比,专家发现,这块蜻蜓翅膀化石“与众不同”。首先是它的“个头”特别大。“在另几块化石中,最大的也要比这块小20%左右。”张海春解释说,而且它们的翅脉也不一样。“所以,我们认为,它是一块特殊的、以前从没发现过的新的蜻蜓。”而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位研究蜻蜓的昆虫学家赵修复教授,张海春将这种蜻蜓命名为“赵氏修复蟌蜓”。

据介绍,蜻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名叫“蜻蜓”,也就是我们常见的那种蜻蜓。第二类名为“豆娘”,是一种颜色鲜艳的食肉昆虫,身体细长,体型大多数比蜻蜓要小,生活于水体附近。第三类名为“蟌蜓”或者“昔蜓”。它们在中生代(距今2.5亿—6500万年)较为常见,但现在全世界范围内仍存活的只发现过三种,2011年曾经在黑龙江五常市一带发现过,名字叫做“中华昔蜓”。“‘赵氏修复蟌蜓’个头大,它的食物也比较丰富。”张海春说,作为一种捕食性的动物,它最主要的食物是各种昆虫,以及当时一些小的脊椎动物,比如说蜥蜴。这一研究成果被发布在最新一期的《科学通报》杂志上。

蜻蜓为何越变越小?受到翼龙捕食 压力之下个子变小

为什么在1.65亿年的侏罗纪时期,会出现我国已知“个头”最大的“赵氏修复蟌蜓”呢?曾经有专家推断,空气中的含氧量是造成昆虫个头庞大的原因。古生代晚期(距今3亿年前后),当时地球大气的含氧量达到27%—35%,而现在地球大气的含氧量在21%左右。“因为古生代晚期大量高大的植物开始出现,形成分布广泛的森林,所以造成氧含量增多。”张海春说。

“但我们研究发现,蜻蜓在古生代晚期的个头比它的近亲——原蜻蜓类要小很多,反而到了中生代变得最大。”张海春介绍说,蜻蜓到古生代晚期才出现,到了中生代时期,蜻蜓们的“个头”也逐渐变大,成为当时空中的“霸主”。可惜“好景不长”,它逐渐受到了翼龙的捕食,“生活压力”逐渐增大,反而是个头小的因为灵活而容易存活。到了侏罗纪后期,随着鸟类的出现,蜻蜓们来自空中的压力更加大了,为了生存,所以体型越来越小。“我们认为,蜻蜓个体大小受生存压力的影响比空气中含氧量的影响要更加明显。”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