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条采用“新奥法”施工的铁路隧道是广东韶关大瑶山隧道

大瑶山隧道是中国已通车的最长(至2004年)双线电气化铁路隧道,位于京广铁路广东省粤北瑶山山区的坪石至乐昌间,全长14295米。隧道埋深70至910米,双线铁路电力牵引断面,由于采用截弯取直的长隧道设计方案,隧道建成后,比既有铁路坪石至乐昌间缩短约15公里。开挖大瑶山隧道,推行了国外最先进的设计和施工的方法——“新奥法”。采用20世纪八十年代国内外最先进的大型机械,实现了主要工序——钻爆、支护、装运三条机械化作业线。

开挖使用的全液压钻孔台车是按照大瑶山隧道的设计断面,从国外引进的大型机械,在国内铁路隧道施工中第一次使用。它的4个臂膀上装有4台高效液压凿岩机,电力驱动液压传动,自动进退,有自动平行机构和外插角机构,以确保钻孔质量。这种台车工效高、噪声低、粉尘浓度低、操作简便、作业灵活,每班仅需4人操作,而且能一机多用。开挖断面面积86~118平方米,钻孔175~200个,钻孔时间4~5小时,爆破一次进入约4.8米。

隧道的两次支护都采用大型机械——喷射混凝土三联机和机械手,对开挖后的岩面及时喷射混凝土;由四臂全液压台车打眼,安装钢筋砂浆锚杆,做第一次支护。待围岩变形基本稳定后,在第一次支护面上粘贴聚氯乙烯防水层。然后用全断面轨行式钢模板台车,灌注第二次混凝土衬砌。

大瑶山隧道全断面开挖,一次爆破的碴石约600立方米,采用2.7立方米的轮胎式装载机装碴,载重20吨的自卸卡车运碴,两台机械紧密配合,只要8~10小时就能将一次爆破的碴石清理干净。

大瑶山隧道在“新奥法”原则指导下,首次运用大型机械联合施工。隧道自1981年11月起正式开工,1987年建成通车。

“新奥法”是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法的简称,奥地利拉布西维兹(L·V·Rabcewicz)教授于1948年提出,1956年获专利权。它是以岩体力学理论和大量实践经验为基础,总结出来的一套地下工程设计施工方法。与传统修建方法不同,强调发挥围岩的自承作用,以薄层柔性支护与围岩结合形成的支护系统取代厚层的混凝土衬砌,改善了受力性能,减少了开挖量和污工量,在经济性和安全性方面,均优于传统的衬砌结构。根据“新奥法”的原理,人们常把喷射混凝土、锚杆、量测称为“新奥法”的三大要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