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最早最著名的私人书院式教学遗址是青岛康成书院

该系列: 青岛康成书院 共 2 篇, 此篇为第 [part not set]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机构,是区别于“官学”的一种“私学”场所,以授业、著述、藏书为其三大功能。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中国最早的正式书院是唐朝建于长安的官办丽正修书院。中国著名的书院大都兴办于宋朝。

但不是说没有“书院”这个名称之前,中国就没有“私学”场所,没有书院这种形式的教学。学院,听起来有一定规模,并且课目丰富。中国史上这种最早最著名的、形成规模和影响的书院式教学可算是东汉知名经学家郑玄在山东青岛不其山创建的“康成书院”

当时不叫书院,据文献记载:“在铁骑山东麓,汉北海高密郑玄避黄巾乱,居此教授。旧有康成祠,明正德七年,即墨知县高允中改建书院,清初圮,今有村名书院者即其处。”可见,书院之名是明以后的称谓。

不过,这种私人教学却开中国书院式教学之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可谓一大创举。

东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郑玄避难于不其山东麓筑庐讲学,设院授徒。《后汉书》记载:“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众多史书记载其在不其讲经。晋代古方志《三齐记》载“郑玄教授不其山”;晋代《三齐略记》载:“郑司农尝居不其城南山中教授”。康成书院建成后,远近慕名求学者投至门下,相随者数百千人。书院教学的内容广泛,遍涉群经。由于郑玄治学严谨,讲经有方,弟子受益匪浅,成名者亦多。有山阳郗虑,官至御史大夫;东莱王基,魏镇南将军安乐乡侯;清河崔琰,魏东西曹掾,迁中尉;乐安国渊,魏司空掾,迁太仆;任嘏,魏黄门侍郎。

此后,崂山的书院历代兴建,可达五六家之多。它们分别是青峪书院、石屋书院、下书院、劳山书院和华阳书院等等。崂山众多书院的建立,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伸。至今,崂山还有一个村庄名叫“书院村”。

由于康成书院在当地的影响极大,因此,“书院”成了命名的首选。如,附近的村落称为“书院村”,村中那座桥称为“书院桥”,村西的水库成为“书院水库”,原来李村的主干道称为“书院路”等等,都是和康成书院密不可分的。

后来,由于自然灾害,山中粮食奇缺,郑玄为减轻学生负担,谢绝众生的挽留,离开崂山,迁到徐州。 

唐朝文学家陆龟蒙游康成书院时,对书院中的“康城书带”草发生浓厚的兴趣,想起了郑康成。他以草喻人,以人比草,专门为这种草写了一首赋,叫《书带草赋》。

明正德七年(1512年),即墨知县高允中在原郑玄筑庐授徒处,建院宇,聘教授,辟学田,重建“康成书院”。书院坐北朝南,东西略呈长方形,占地亩余,围有院墙,门南向,屋3间,高约5米,宽约12米,南北深约4米,重梁起架,檐下四根木柱撑顶,柱基座为青石鼓形。木质门窗平开,雕以云图。该建筑具有十分完整的墙、柱、梁、栋、枋、斗拱和起脊屋顶各组成部分,在当时可谓宏伟壮观。

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在看了崂山的康成书院之后写道:“荒山书院有人耕,不记山名与县名。为问黄巾满天下,可能容得郑康成?”

清初,由于康成书院无人经管,渐圮(读音“脾”,三声)。

2001年,青岛市委主要领导同志视察崂山风景区,提议恢复”康成书院”。按照以高等学府为依托搞好书院建设的思路,崂山风景区管委会与山东大学经磋商,决定共同恢复康成书院,并迁址于崂山南麓,更名为”崂山康成书院”。

同系列其他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