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海口大全是清光绪年间的《海口图说》
所谓海口即江河之入海口,通常建有港口和依港而生的濒海城市:因而海口也常常会是海上贸易的商业重镇,更是国家的海防要津。清以前,尤其是明代,曾有过许多全国沿海图、海防图,但以海口为主题绘制的专门图集还没有过,《海口图说》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海口地图大全。
《海口图说》光绪十七年(1891年)出版,图为彩色绘本,由卫杰编制。此书分上中下三册,上册全为文字说明,计有中国海口形势总论、关东海口形势论、直津海口形势论、山东海口形势论、江苏海口形势论、浙江海口形势论、广东海口形势论、闽峤(福建)海口形势论、台澎海口形势论、台海(台湾及附近岛屿)土番形势论、台湾方言、海口炮台说等等。中、下两册全是海口地图,描绘的是上册中所提到的从北到南的重要海口,共计有53幅图。此书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海南岛海口图》特别值得一说的是,这里至今仍有一个叫“海口”城市。借助这个地名,我们似乎能领略到“海口”这一说法的地理起源。海南岛的这个海口,至少在汉代时它已作为港口存在了。据说在宋代,这个港口就被称为“海口”了。它也是至今仍以江河出海口直接作为地名的城市和港口,显现着这种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海南岛孤悬海上,岛上河流众多,所以人海口也非常多,在这幅海口图上,大大小小绘出了环岛的二三十个海口和众多的港口码头。但最为重要的海口在这幅海图的顶部。在南渡江人海处标注着的“海口所”、“海口港”,与海峡北面的“海安所”遥遥相望。历史上,这里曾设有宋代的海口浦、元代的海口港、明代的海口都、海口所、清代的海口商埠、琼州口。在“海口港”旁边还排列着一串小码头:牛姑港、白沙港、麻鸽港、北洋港等,表明这里是大陆与琼州岛联系最紧密最繁忙的海口。
《大沽口海口图》的大沽口是中国明、清海防要塞,是海河人海口,有京津门户、海陆咽喉之称。在这幅海图的左边,我们可以看到“大沽口” 及“南炮台”和“北炮台”等显要海防标注,旁边还有“津海第一要口”的简要图说。
明永乐初,即设天津卫,于大沽海口筑墩设炮。清代置大沽协镇营,道光二十年(1840年)直隶总督纳尔经额增建大沽南北炮台,置大炮30余尊。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2万余人、军舰30余艘攻大沽,入侵津京。次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诸条约中,有一条即是全部拆毁大沽炮台。
《大沽口海口图》不仅表现了海防,而且作为海图,它还详细表现了大沽出海口海域的自然信息。海图上对连片的浅滩做了细腻的描绘与标注,特别细分了浅滩、沙滩、泥滩、沙垒田岛等,同时还用虚线标注了出海与人港航道,是一幅实用性较强的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