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也是世界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早白垩纪鸟脚兽脚类古生物足迹群位于甘肃永靖县

恐龙是地球上生存过的最大的陆生动物,成功统治地球1.6亿年后,于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突然消失。1999年,以甘肃省地质博物馆的理学博士、恐龙足印研究专家李大庆为首的恐龙研究团队,在永靖县(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发掘了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早白垩纪恐龙足印,由此揭开了隐藏在地层深处“恐龙世界”的秘密,这一发现被誉为“世界恐龙研究的大地震”。

该化石点形成于一亿万年前的早白垩纪,各种蜥脚类、鸟脚类、兽脚类、鳄类、翼龙类足迹交杂在一起,其规模之大、种类之多、遗存之完整、清晰度之高,且多层出现,均属世界之最。此后十多年,经过李大庆和他的团队的不懈研究,使甘肃的恐龙学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也使甘肃成为恐龙信息资源的发源地。

截至目前,刘家峡恐龙足迹化石群已发掘面积达2800平方米,产10类172组1831个足印,众多学者专家先后对这些足印从足迹形态、地层学、古地理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近日,中、加、美、日、韩等国古生物学者在最近出版的《波兰地质学报》杂志撰文指出,他们日前在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发现了亚洲最多、最完整的恐爪龙类足迹,被命名为“永靖驰龙足迹”,为一种新种的恐龙足迹。同时根据李大庆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永靖驰龙足迹”还包含了世界上唯一证明鸟脚类恐龙下水游泳的脚印

远在中生代时,红古区和盐锅峡其实是共处于一个盆地。

当晨光撒向兰州盆地,风带着雾气穿越山涧,在古湖畔停留下来,静静的湖水泛起阵阵涟漪。突然,大地开始震动。远处的林地浮起一层烟尘,一座座“小山”慢慢地向湖边走来,“轰”的一声,挡路的灌木被撞到,枝叶如雪片般飘落。巨龙群来到湖畔,它们沉重的身躯在湖边松软的沙土上留下一串串深深的脚印。随行的调皮的小巨龙一个踉跄,前肢陷入一个小泥坑,把整个跖部都埋进去了,幸好它还够机敏,及时抽脚而出。随巨龙群而至的是大群禽龙,有着巨龙群做开路前锋,禽龙群毫不费力地便来到水畔。它们在巨龙群那小水坑状的足迹边,留下了行行“山”字形的印记。尾随禽龙而至的是几只饥肠辘辘的驰龙,偷袭未成的它们很快离开了这片喧闹的湖畔,奔逃时,它们还惊起了一只刚刚落地的翼龙……

有关研究指出,早白垩世时,兰州——民和一带为一个大型的内陆淡水湖盆。永靖盐锅峡就位于湖盆东南岸,这里分布着一系列古岛屿,每当湖平面下降时,这些古岛相连露出湖面,当湖平面上升时,这些古岛被淹没形成孤岛。盐锅峡一带的恐龙足迹化石就发现于最接近湖中心的“雾宿山古岛”(如今的雾宿山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境内,因山上常年云雾缭绕,故得名)西侧湖岸上。当气候炎热干燥,湖面便趋于下降,水域退缩,水体比较平稳,此地便成为适宜动物生存的,相对安全的地带。于是,各种各样的恐龙与古鸟在此行走,或觅食或饮水,在滨岸砂岩中留下丰富的足迹。随后,突如其来的洪水泛滥,湖水迅速上涨,使该处在短时期内变成较深水域,砂岩中的足迹被后来沉积的泥岩覆盖,保留下较完整的恐龙足迹化石。

刘家峡恐龙足迹化石群已发掘面积2800平方米

从刘家峡恐龙足迹群大发现的序幕揭开的那一刻起,对恐龙的研究就没有中断过。化石点的覆土层非常厚,岩石层则是厚且韧,难以崩裂,非常棘手。但是李大庆和他的队友们还是完整地剥离出了足迹。“2000年刚对恐龙足迹开始大面积发掘时我们就发现了这组驰龙类足迹,这种恐龙的足迹很特别,只有两个脚趾着地,形成“V”形,分别是第三和第四趾,而第二趾向上翘起,在地面只留下一个短小的印记,这种形态的足迹与我们研究范围内鸟类起源的重要课题相关,因此我们对这组脚印特别的关注。”李大庆如是说。

世界上留存的驰龙类足迹不多,也就十几个,最小约在3至5公分,最大约20至30公分,而永靖的驰龙足迹达上百个,多在15、16公分。而且保存完好,又是连续的行迹,是研究这方面课题的绝好素材。留下这种足迹的恐爪龙到底是什么样呢?它与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恐爪龙足迹有何不同呢?2008年开始,李大庆和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著名恐龙研究专家一起对这组恐龙足迹分别从古生物学、古环境学等方面开始了综合研究。这个过程确实十分辛苦,惊人的发现都是建立在无数次实践的基础之上。这些著名恐龙研究专家无数次千里迢迢地来到甘肃,俯下身子,长达数小时地对每个足迹进行了仔细的测绘,制作硅胶与树脂模型,随后,再到实验室里进行比较研究。如果采集不够完善的,或遗落的细节就再次回来,重新找寻。“每个专家都有自己所擅长的研究领域,化石点是不能移动和带走的,我们就要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各项研究课题。”

“我们在这次的研究中采用了新型的非接触性三维扫描技术,它的应用使得我们可以清晰的重建恐龙足迹的立体面貌。细微到恐龙的脚趾、趾垫的个数,大小都可以精致还原;为此我们正在投资开发配套的软件,希望该技术以后可以更加广泛的应用。截至目前,我们对这组恐龙的研究还远远没有结束,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李大庆2012年9月告诉记者。

新发现的恐龙足迹类别

据了解,这次新命名的“永靖驰龙足迹”中的恐爪龙类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长着硕大的弹簧刀般的第Ⅱ脚趾,这是它们捕猎的“杀手锏”。有趣的是,第Ⅱ脚趾在恐龙平时行走时并不与地面接触,而是上上翘起。

于是就留下了两趾型的足迹。

《侏罗纪公园》里的猎杀恐龙实为“孤独猎手”恐爪龙类是一类著名的恐龙,其中最著名的是“出演”《侏罗纪公园》系列的伶盗龙(又名迅猛龙),它们硕大的弹簧刀般的第Ⅱ脚趾,总让人们记忆深刻。但与电影《侏罗纪公园》不同的是,现实化石证据并不完全支持恐爪龙类为集群捕猎,而可能是孤独的猎手。

“飞奔”时平衡性良好的“庞然大物”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生物科学系邢立达研究生认为,在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二号化石点现场发现的六道行迹,可能由3只不同恐爪龙类恐龙留下,而其中一道行迹表明造迹者在转弯,这在世界上是首次发现,而研究表明该造迹者在转弯时速度没有减缓,可能具有良好的平衡性。

发现世界唯一证明鸟脚类恐龙下水游泳的脚印据李大庆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永靖驰龙足迹”中包含一种形状像苜蓿草的恐龙足印,足印长30至35公分,宽20至25公分,分四片。“这种足印位置处在由泥滩向浅水过渡的地理位置上,形迹很长,有两行,开始时爪印呈四点,到浅水位置时变成三点,这很可能是水的浮力所致。结合尾痕来回摆动的痕迹,可以看出应该是在水里处于半游泳状态。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发现过鸟脚类龙类恐龙的化石,但都是四点着地,因此长期以来,都认为鸭嘴龙类恐龙是在陆上行走。这次的发现,可以说是全世界唯一可以证明鸟脚类恐龙会下水游泳的证据。”李大庆说。据了解,这种恐龙大约全长5至6米。

现在,这片包括最大型足迹在内的化石点将成为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部分,并在原地建展示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