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有近现代兽医学始于1904年的保定马医学堂的成立

西兽医学传入中国的时间可追溯到20世纪以前;但有系统的传入则以1904年在保定(位于今河北省保定市)成立马医学堂为开端。从此中国便有了中、西兽医学之分。

从西兽医学的发展看,继马医学堂(1907年改为陆军马医学堂,1912年又改称陆军兽医学校)开始培养西兽医人员之后,又陆续出现了一批兽医科系和专门学校,其中有东南大学畜牧兽医系(1912,南京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的前身),北京农业专门学校畜牧兽医科(1914,北京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的前身)、上海兽医专科学校(1931)、江西兽医专科学校(1936)、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畜牧兽医系(1936,西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的前身)、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1939)、英士大学畜牧兽医系(1941)、中山大学和圣约翰大学畜牧兽医系(1943),以及兰州兽医学院(1946)等。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共培养专业人员约3000余人。这一时期出国学习兽医者也日渐增多,1907年便有人赴日本学习兽医;

此后又有较多的人相继赴欧美留学兽医专业,但学有专长回国者不过几十人,在当时条件下也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兽医生物药品制造和兽疫防治方面,1924年北平中央防疫处首创马鼻疽诊断液和犬用狂犬苗成功;

此后,青岛、上海、广西、南京、四川、浙江和江西等地有关机构以及抗日战争期间设立的军马防治所等,也于30年代先后进行了血清和疫苗的研究、制造。40年代,抗日战争后方各地又有各种兽医防疫机构的设立。

在兽医学术活动方面,1936年成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1935年起先后有《中国畜牧兽医季刊》、《兽医月刊》的创办等。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20世纪40年代也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诸如制造牛瘟血清疫苗、分离猪瘟病毒等方面的成就;

1947年在晋察冀鲁豫边区建立的北方大学农学院(1948年并入华北大学)中开设了畜牧兽医系和专修科,并开展了对于中兽医学术的总结整理和研究工作。

但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当时的条件下,传统兽医和西兽医都未得到应有的发展。因而兽疫横行,仅1942年冬青海牛瘟流行就使牛死亡数约达百万头之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兽医学停滞落后的局面才得以根本改观,从此逐渐进入了中西兽医结合、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