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提出引力和斥力思想的是北宋哲学家张载
张载是中国北宋哲学家,但后世的科学工作者们认为他也是第一个提出引力和斥力的科学家。
张载(1020—1077年),北宋哲学家,字子厚。凤翔眉县(今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理学创始人之一。曾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等职。
青年时代喜欢谈论兵法,研究过佛教和老庄著作,后求之于儒家“六经”。是程颢、程颐的表叔。
曾讲学关中,故其学派被称作“关学”。
著作有《正蒙》、《经学理窟》、《易说》等,编入《张子全书》中。《正蒙》为其代表作,注本流行的有王夫之的《张子正蒙注》。
他提出“太虚即气”的学说,认为气是宇宙的根本,气的聚散变化,形成各种事物现象。总合未分之气为“太和”,太和之气变化流行的过程为“道”。
气未聚而无形的状态为“太虚”,是气之原始,气之本然,指出“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否认“无”的存在。
提出“一物两体”说。认为太和之气的内部存在阴阳对立双方,即虚实、动静、聚散、清浊。两体相感,或胜或负,或屈或伸,造成气的聚散,气聚物成,气散物毁,猜测到事物对立面统一的某些原理。
但又说两体相对,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把对立面的斗争归结到矛盾的消解。
在人性论上提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对立的命题,主张通过后天的努力,“变化气质”,返回到纯善的天地之性。
在认识论上强调“见闻之知”的重要,但又承认有先验的“天德良知”,说“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
在社会政治思想上,提出“乾称父,坤称母”,“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但又说君位继承是“天之所命”,要人民绝对服从“大君”,“乐天安命”。
他的唯心主义人性论为程朱学派所继承和发挥,朱熹推崇它“极有功于圣门,有补于后学”。
张载的唯物主义气一元论,在中国思想史上有杰出贡献,为后来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所继承和发挥。
现代科学工作者应用张载的元气论这样来解释物理学:
一、宇宙是由气(实物粒子)构成的。
二、凡圆周运动都有其物理机制,其动力来自内部,而不是外部。即内部的聚力(吸引力)和散力(排斥力)的相互作用。引力使实物向中心降落(形成向心运动),斥力使实物背离中心升起(形成离心运动)。
三、聚力和散力是矛盾双方,相互共存,相互制约,聚力和散力要想单独存在是不可能的。
四、实物的收缩和伸张,实物的运动都是聚力和散力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五、聚散气化为天地万物与人,气有聚散而物质不灭,事物的变化是来自事物内部“欲一之而不能”的两种矛盾势力。引力和斥力就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势力。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是事物变化的根本规律。
经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的考证认为:笛卡尔的以太说可能来源于张载的元气说。
张载的聚散两种势力就是现代力学的引力和斥力。所以有科学工作者认为张载可以算是中国第一个提出引力和斥力的科学家。由于存在阴阳之气(即阴阳离子),也可以说张载是第一个认识到电磁引力和电磁斥力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