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内已发现的最早最大的祭祀场所遗址是安徽蚌埠的“禹墟”

2010年1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禹墟发掘项目负责人王吉怀教授表示,历时3个多月的禹墟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正式结束。作为目前国内最早、最大、最具盛名的祭祀场所,禹墟的地位将无法估量。

王吉怀教授表示,禹墟遗址的第三次发掘工作,重点是在其祭祀台。通过对其内部出现的火烧杯、方土台、“大脚印”里的柱洞等形制的研究,专家们已经初步确定,这是目前国内最早、最大、最具盛名的祭祀场所遗址。这一点也得到了刚刚结束的考古所年会专家的一致认同。

王吉怀教授表示,鉴于气候原因,第三期发掘工作将告一段落。2010年春节后,三四月份,第四期发掘工作又将展开,可以肯定,届时将会有更多惊喜展现出来。

禹墟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西郊的涂山南麓禹会村。1981年,禹会村首次发现了龙山时期的古文化遗址,该遗址分布范围自淮河东岸的大堤下一直到村中,南北长约2公里,东西宽约300米。

2007年,从已出土的文物特征和碳14年代测定报告看,该遗址属龙山时代晚期,即夏代初年前后,这与典籍记载的“大禹治水”、“禹娶涂山氏”的年代吻合。此前在江浙沪等地发现的龙山时代陶器,具有河南等地龙山陶器的文化特征,但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是如何传播到长江下游的,一直是考古界悬而未决的问题。

禹墟遗址出土的陶器带有明显的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特征,从陶器的联系上使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长江下游的龙山文化形成关联,从而证明淮河流域是古代文明传播的一个重要路径。

过去考古界认为尧舜禹时期淮河流域文明相对落后,但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推翻了这一观点。从的8000多年前的贾湖遗址、7000年前的双墩遗址到5000年前的尉迟寺遗址等已发掘遗址看,在中国文明的形成时期,淮河流域曾出现过比较发达的文化。禹墟遗址作为“探源工程”第二阶段在淮河流域唯一选点和重点遗址,对“探源工程”第二阶段的研究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揭露、解剖夯土层是禹墟首次发掘的关键目标之一。约1500平方米的夯土层北大南小,呈一个巨大的“?”形。从夯土层新发掘的探沟剖面看,夯土在凹槽内。专家分析,禹墟遗址位于古荆山湖中的台地上,土质较松软,古人在该处先挖出一个凹坑,然后填土夯实,夯土之上又垫了数层颗粒细密的青膏土和白膏土,形成一个高台。夯土面上红烧土层的发现,给考古队员带来巨大的惊喜。

当时曾任挖掘项目负责人的王吉怀介绍,接近夯土面中心位置揭露出的这片红烧土层与尉迟寺广场常年燔烧的痕迹不同,表现为原地火烧形成但使用时间较短的迹象;同时已揭露的夯土面上没有发现柱洞柱窝,这就排除了夯台上曾建大型建筑的可能,从而可判定:该夯台应为古代的祭祀台,并且进行过短期祭祀活动。

后来的考古挖掘证实禹墟是中国国内已发现的最早、最大、最具盛名的祭祀场所遗址。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