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收回的租界是津汉三个德奥租界
租界在中国作为主权丧失的象征,中国历届政府都在为收回租界而与租借国展开收回租界的谈判。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人民掀起了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收回租界是其主要目标之一。首先于1919年收回天津德、奥租界和汉口德租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对德奥宣战,得以收回天津德奥两国租界。
1917年3月14日,北洋政府宣布与德国断交,并收回德国在华的一切特权。3月16日,天津警察厅长和天津交涉员等也率领300名军警进入天津德租界,接受了该租界的行政管理权。
由于荷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任采取中立立场,在中德绝交时德国委托荷兰驻华公使代为保护德国的在华利益,荷兰便向北洋政府提出由荷兰代管天津德租界的要求。但这一要求遭到北洋政府的拒绝。
3月28日,北洋政府内务部颁布《管理津汉德国租界暂行章程》,规定接收后的天津德租界改为特别区,设立临时管理局以管理区内的警察及一切行政事宜,天津德租界被收编为天津第一特别行政区。
1919年9月10日,中国代表签署协约国与奥国的《圣日耳曼和约》,其中115条和116条对于中国收回天津奥租界事宜作了与收回天津德租界相同的规定,奥租界被收编为天津第二特别行政区。
1924年中国收回苏联政府放弃的一切前俄租界。
1927年开始,各地的租界被中国政府陆续收回。
中国国民政府在北伐时期收回汉口租界。
1927年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1929年收回天津的比租界和镇江的英租界。
1930年收回厦门的英租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废除天津和广州的英租界及英、美、比三国在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的权利。
1946年收回上海、天津、汉口和广州的法租界及法国在上海和厦门公共租界的权利。
根据1947年《对意和约》收回天津意租界和意在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的权利。1945年由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从而废除了中国各地的日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