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发现的数量庞大的、形体高大的陶俑是秦始皇兵马俑

该系列: 秦始皇兵马俑 共 3 篇, 此篇为第 [part not set]

秦陵兵马俑的烧制成功是制陶史上的一个创举。

秦俑形体高大,陶胎薄厚不一。薄的不足2.5厘米,厚者多达5厘米。而俑的轻重也很悬殊,轻者不到110公斤,重者接近300公斤。就一件陶俑来说,各部位的厚度也有区别。薄的地方不到3厘米,厚的部位多达10余厘米。加之,陶马、陶俑体腔又是空心,如果火候不足则会出现陶质疏松,色泽不一的现象。相反,火候如果偏高,又会出现裂纹、变形,甚至爆裂,前功尽弃。然而已出土的千件陶俑、陶马没有发现一件裂纹,陶片夹生层的现象也比较少见,陶质疏松的陶俑仅发现屈指可数的几例。而大部分陶俑质体坚硬,色泽一致,尤其像陶马前腿部位的硬度和重量类似于石头,足以表明秦代那些无名的烧陶工匠在掌握火候方面具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秦俑制作与烧制成功首先是采用了空心砖的原理。战国时期的秦国已成功地烧制了一米多长的空心砖。空心砖的烧制十分科学。由于当时炉温的限制,如果那样大的条砖不做成空心是绝对难于烧结的。做成空心后,砖壁厚度减到2至3厘米。同时炉中的热气可以从砖中心通过,使砖的上下、内外均可接触到一定的程度,从而大大提高了砖的受热面,借以弥补了炉温低的缺陷。秦俑同样做成空心,既便于制作又易于烧制。它不正是空心砖原理的继承和发展吗?同时在陶胎较厚的部位还采取了钻空、挖沟槽、或做成空心、夹层等方法,尽量使各部位易于烧结,达到陶色一致。

为了防止变形与爆裂,陶俑、陶马制作时专门留有一至三个小圆孔。陶马身上一般均留有一个或两个10至12厘米的圆孔。有的位于陶马体腔两侧,有的位于马背正中。陶马烧成之后,身上圆孔又以同样大的陶饼封堵。陶俑身上也留有同样大的圆孔,一般位于战袍的下部,有的在前,有的在后。同时有些陶俑的颈部本身就是一个大的透气孔,这是因为大多数俑头是烧成之后安装的。陶俑、陶马身上的透气孔有一定的科学原理。通过圆孔可以使陶俑、陶马内壁所产生的气体得以从中逸出,以防止气体受热膨胀,引起爆裂。

从陶俑、陶马断面观察,胎质中除含有大小不到l毫米、形状不规则的砂粒外,没有发现其它有机物的杂质,表明它的质体特别细。化学实验证明它的主要成份是氧化硅,还有氧化铝和氧化铁,另外还有少量的氧化钙、氧化镁等。岩相分析结果,陶俑、陶马坯体基质中主要由云母类的粘土与多元低共熔混合物组成,并含有石英及少量的长石,白云母,黑云母等矿物。可见它的主要原料是黄粘土,同时掺和了石英等成份的砂粒。

秦俑的焙烧温度经过多种试验,发现青灰色陶俑的焙烧温度最高,约在1000至1050℃之间,它几乎与瓷器的焙烧温度接近。而部分桔红色的陶俑焙烧温度略低,大约在950℃左右。陶马的马鬃部分烧成温度最低,大约在900至950℃之间。由此看来,秦俑的烧成温度不是整齐一律的。有的温度高,有的温度略低,似乎反映了烧窑工匠在掌握火候技术和实践经验方面的差异。但是不管怎么说像秦俑这样大型陶俑的烧制成功,确实是制陶史上一个罕见的奇迹。

八千兵马俑质体坚硬,陶色大体一致,烧成温度基本接近。如果那些工匠没有高超的技术,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无法烧制成功的。在中国制陶史上惟有秦代烧制成功了形体高大、数量众多的陶俑、陶马。

从此以后,中国制陶史上再也看不到那样高大的陶俑、陶马了。

同系列其他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