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像在西安石婆庙内

石婆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斗门南沣村,现存我国最早的大型石雕艺术品,石刻像距今2100多年。当地人称“石爷”“石婆”。 唐德宗贞元14年(公元798年),这里就建有“石爷庙”“石婆庙”,千百年来香火不断,至今还保留着七夕祭祀牛郎织女的大规模民俗文化活动。

(图:西安石婆庙里的“石婆”(左)和石爷(右))

当地人叫它石婆庙,也叫织女庙。由两间总面积不足千平方米的院落组成。第一间院落中立着一块石碑,上写:“陕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牛郎织女石刻,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1956年8月6日立。”织女石像位于第二间院落没有门窗的老宅里,墙上的彩绘记录着牛郎织女的“凡间恩爱”、“鹊桥相会”等百姓耳熟能详的传说情节。

七夕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唐德宗贞元14年(公元798年),这里就建成“石爷庙”、“石婆庙”。当时的石婆庙只有两间破旧的房屋里面没有石婆神像(汉代石刻“石婆”在文革时遭到破坏被遗弃到户县草堂一代,改革开放后在镐京乡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20世纪80年代末将“石婆”请回镐京南丰村),屋子的外面有一块3、4平方的大石头表面较为平整,相传这是“石婆”的炕,有“石婆”就有“石爷”但是石爷没在这里,在5里之外的斗门花园村一小学内。

每年农历七月初六晚,当地村民自发组织为石婆洗面、穿衣,然后进行献饭、献茶、点烛、上香,耍灯、拜四方神、敲打锣鼓、扭秧歌等一系列活动,以求夫妻和睦,因此,斗门镇南沣村一直享有牛郎织女故里的美誉。

有研究文章就此称,“牛郎织女传说”发源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当地逐渐形成了每年两次大型活动(正月十六,一说是正月十七的牛女结婚。七月初七相会),以及每月初一、十五到庙里去的惯例。

凡是到石婆庙观看节目的情侣或者夫妻,都能获得一根特制的丝带,别小看一根简单的丝带,这是斗门镇流传多年的爱情吉祥物,传说用丝带将两人手腕牵在一起,在七夕节时走过鹊桥,有情人就能终成眷属,而且生生世世不分开。所以,这样的丝带又被叫做“爱相连”、“腕相连”。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