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铸钟遗迹是唐代“内范”

2006年6月,经过北京文物研究所工作人员连续3天的巧手修复,当月22日上午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征集的唐代铸钟遗迹已基本完成加固工作。

据悉,这是我国迄今为止(至2006年)出土年代最早的铸造梵钟遗迹,从它被发现到“落户”大钟寺,历经两年半时间,这是它首次被开箱起取。

工作人员介绍说,古人铸钟过程一般分为五步:

(图:唐代铸钟内范夯土)

一是制模,即根据钟的大小形状做成一个泥模型;

二是制外范,用和好的泥拍成平板,按捺在泥模外部,采用纵向或横向的分范方法,各范片之间有榫眼相接,这样翻出的范是钟的外范;

三是制内范,将外范表面刮去一层,即成内范,刮去的厚度就是将来铸钟的厚度;

四是合范,在内范外把分片做成的外范拢在一起;

五是浇注,从钟顶开设浇铸口,熔铜水或铁水后浇铸成大钟。

“铸钟方法决定了每一口钟只能有一个范,即‘一钟一范’,钟铸成后,外范自然破坏,而内范也多被就地掩埋,因此能保留到现在的铸钟遗迹数量很少,以往发现最为久远的只有明代遗迹,更早以前的发现在考古史上为空白。”

工作人员说,这次运到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的铸钟遗迹经专家考证,为唐朝遗留下来的一个内范,是我国铸造史尤其是铸钟史上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该遗迹底部直径1.60米,外径2.40米,残高1.34米。

从内至外由三部分组成:

内层为土坯叠砌而成,直壁拱顶呈钟形,顶部残,厚0.16至0.20米;
土坯因使用烧而烤成红色,内填红褐色烧土和铁渣,厚0.10米;
外部由细沙抹成,厚0.10米左右,较光滑。底部有三个半圆形散热孔。

据了解,2003年郑州第三中学盖教学楼时,施工人员在挖地基时意外挖掘出一批文物,其中一个外形完整的操作坑很特殊,坑壁及底部有红色烧土面,在坑中间位置有一个钟形的土坯,经当地文保部门鉴定,此乃古代铸钟遗迹。此事在上报国家文物部门后,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经多方协调,终于在2005年11月收藏了这个遗迹。

据负责该项工作的文研所技术室主任董玉刚介绍,修复过程分为四步:

第一步先将遗址出现裂纹的部分用由特制化学药品渗透过的胶填补,使其加固;

第二步再用纱布将遗迹整体包裹,用水拍湿;

第三步在湿纱布外洒上石膏粉,然后再铺上一层纱布;

第四步在遗迹外层再挂一层调制好的石膏浆。

“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纱布良好的拉伸性和韧性及石膏的固定作用,使得遗迹在搬运过程中不至于受到破坏。”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馆长告诉记者,在铸造展厅内专门为这个遗迹安排了一个位置,待整个修复工作完成后,珍贵文物将得以与广大市民见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