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内地第一家超市开在广东广州
超市是一种大型的、综合性的、实行顾客“自我服务”方式的零售商店。1930年出现于美国纽约(一说在1912年已出现于美国洛杉矶)。
最初主要经营食品零售,以后逐渐扩大到日用品、服装、药品、玩具、家具和家用电器等商品零售。
1940年代已经成为美国食品零售的主要渠道。从1950年代开始,超级市场在各国得到迅速发展。
新中国的第一家超级市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广州友谊商店超市诞生在1981年春天。当时广州人手里还拿着布票、粮票,买一件“的确良”衬衫都要排队。
1981年4月12日,广州友谊商店超级市场开张了,全部商品陈列在货架上,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胡洁君是当年超市的管理者。她回忆说,那时国内连超市用的货架都没地方买,友谊商店就从国外进口了一批货架和手推车,请佛山一家企业依样画葫芦仿照了一批。而超市里大到收款机,小到打号的油墨等超市设备,全部都靠国外进口。
在1981年,开架销售在中国是一个相当惊人的举动,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超市开业后,人们蜂拥而入,把装衬衣的塑料袋拆开,把装食品的瓶子盖打开,连洗衣粉的袋子也要拆开研究一下。
开张第一天,超市的30多个售货员在270平方米的店里忙得不亦乐乎,晚上一盘点,大家都吃了一惊,销售的差错率竟然达到万分之三十,是原来商店的10倍。出于无奈,超市临时采取了限制顾客人数的措施,目的是控制差错率。
胡洁君回忆,当时在广州友谊商店超市销售的绝大部分都是进口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时国产商品包装不符合要求。有的包装不透明,有的虽然透明但质量太差,顾客拿起来看几次,包装就破损了。只有美加净牙膏、大白兔奶糖等少数的国产品牌能够符合超市的要求。顾客在超市付款后,都可以拿到一个免费的进口塑料袋,这在当时可是稀罕东西。后来,“在广州买东西还给一个袋子”的说法传到北方,成了新鲜事。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超市、便利店、折扣店、百货店、专卖店等购物中心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超级市场由于内部陈设简单,职工少,销售费用低,商品零售价格较低,在许多国家已成为销售大众化商品的主要商业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