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婚礼仪式传说为伏羲女娲兄妹的嫁娶仪式
中国古代称婚礼为昏礼,多在黄昏举行,历朝历代婚礼的内容都布所变化,婚礼主要是三书六礼。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礼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才开始有婚姻关系。
传说在远古时期洪水泛滥,把世界上几乎所有人、动物都淹死了,只剩下伏羲、女娲兄妹。太白金星叫他们结婚,生育后代,但他们认为两人是兄妹,便不肯答应。但是如果不这样人类就会灭绝。他们提出,如果能将割成许多段的竹子再接起来,就可以结婚。后来果真把竹子接上了,而且下许多竹节。
两人还是不愿答应,又提出,从两座山上往下滚两盘石磨,如果石磨能滚合到一起,就可以结婚。但是当石磨又合在一起后,他们仍然不肯答应。女娲又出了一个主意,如果伏羲能够追上自己,就可以成婚。结果,伏羲始终追不上女娲,一只乌龟教伏羲从山的另一面沿著相反的方向追赶。女娲没有防备,果然一下子被伏羲抱在怀里;两人只好成婚。这个是中国最早的婚礼仪式。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过程中,主流施行的是“三书六礼”婚礼制。
三书是指
聘书: 订亲之书,是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 过礼之书,是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徵(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 即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而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称为六礼物,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
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但名目和内容有所更动。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三年)曾命刘歆制婚仪。
汉朝以后至南北朝,皇太子成婚无亲迎礼。
而从东汉至东晋更是因社会动荡,顾不得六礼,仅行拜时(拜公婆)之礼,连合卺仪式也不要了。
直到隋唐,皇太子才恢复行亲迎礼,帝室成婚也照六礼行事。宋代官宦贵族仍依六礼,民间则嫌六礼繁琐,仅行四礼,省去问名和请期,分别归于纳采和纳征。《朱子家礼》连纳吉也省去,仅取三礼,三礼也成为明代的定制。
清代仅重纳采、亲迎二礼,中间加女家铺房一礼。清代《通礼》载,汉官七品以上才实行议婚、纳采、纳币、请期,请迎五礼。
清末后,六礼演变纷繁,也就逐渐衰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