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自制银元是1791年开始的西藏薄片银币
机制币,顾名思义是指机器打制的钱币,钱币界俗称之谓“硬币”。硬币之名是和纸币相对而言的,在中国,硬币主要指的是近现代机器打制的金属钱币,包括金币、银币、铜币,以及镍币、铝币、锑币、镁币、鑞(读“蜡”)币(铅币)等。
在钱币学里,钱币的主体应该是国家或地区正式发行的货币,包括主币和辅币。同时,还有货币文化的衍生物。中国的货币文化衍生物,在古钱中称为“压胜钱”,在机制币中称为“纪念章”。“币”和“章”最直观的区别是:币是货币,置有面值;章不是货币,不行使货币的职能,所以不置面值。中国的机制币收藏者,一般不太注重币和章在职能上的区别,他们更关注的是文化要素,是现在的存世量,以及它们的文物价值和经济价值。
我国使用银钱的时间很早,但在清朝以前银钱仅仅作为赏赐、贮存用,而非正式流通货币。
明末清初,西方银元不断流入中国,并在中国民间参与市场流通,道光十六年(1836)清政府正式承认外国银元在华流通的事实,同时又规定“嗣后行使洋钱,必以成色分两为凭,不得计数定价”(《清宣宗实录》卷288),实际上仍把外国银元视作银两使用。所以现在遗存的早期外国银元,多经银号验明成色,打有代表银号验证之后的戳记。
中国最早的自制银元是西藏的薄片银币。西藏早有用银的习俗,曾经使用过尼泊尔银币,后经清政府批准,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开始自制银币,当地称“久松西阿”(意即藏历13绕回第45年),面值规格仿尼泊尔银币,正反面分别制有汉文和藏文“乾隆宝藏”字样,周边记年。此外,西藏地方政府还制造过“甘丹颇章”、“格桑章噶”等银币。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2年)正式铸造并批准流通“乾隆宝藏”,算是中国最早的正式流通银币。乾隆五十八年新制的银币,分为三品,大者重一钱五分,中者重一钱,小者重五分,以中者铸造最多,只限西藏使用。
钱币系手工打制而成,钱身很薄,俗称“薄片”。钱的正面为汉文“乾隆宝藏”四字,背面为唐古特文字,也是“乾隆宝藏”的意思。钱币中央有一方形框纹,象征方孔,只是没有打透。边缘铸有年份,分列在上下左右,计有五十八年,五十九年和六十年三种。
后来嘉庆、道光,以及宣统年间,也都制造过宝藏银币。
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约1837-1866年之间),福建、台湾地区曾先后发行过六种军饷银币,即:道光年铸台湾寿星银饼、漳州军饷银饼、双如意银饼、笔宝银饼、同治元年嘉义寿星银饼、“谨慎”军饷银饼。这六种银币的重量分别有七钱二分、六钱八分等,不尽一致,“谨慎”军饷银饼还分有大小两等;币面除文字外,图案分别有寿星像、如意、聚宝盆、双笔和花押等。
咸丰六年(1856),上海发行了仿制银元“上海银饼”,分别由王永盛、郁森盛、经正记三家沙船商号制造。其中王永盛只有重一两的银饼, 郁森盛、经正记分别制有重一两和五钱的大小两等。银饼的正背面均分别制有十六字铭文,正面为“咸丰六年上海县号商XXX足纹银饼”,背为“朱源裕监倾曹平实重一两银匠XX造”。
光绪十年(1884),吉林机器局开制吉林厂平银元,分有一两、七钱、半两、三钱、一钱五亇面值。正面制有“光绪十年吉林机器官局监制”字样,两侧有龙纹,背面纪值。这是中国机制币中最早出现的龙纹,但发行量很小,并未取得成功。
早期的银元,既没有统一的名称,也没有规范的标准,制造技术落后,设备原始,主要靠人力手工操作,生产效力低下,所以发行数量不多,遗存至今者更少。但它们是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始作俑者,无论从钱币历史的研究,钱币打制技术的考证,和钱币制作的时代特征等各个方面来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