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来中国传教的基督新教传教士是罗伯特-马礼逊

第一位来中国传教的基督新教传教士是罗伯特-马礼逊。

他在华25年,在许多方面都有首创之功。他编辑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英汉字典——《华英字典》。他还第一个把《圣经》译成中文,以自己的医学知识在澳门开办了第一个中西医合作的诊所。他展开了基督新教在中国的宣教历史。他于1834年在澳门去世。

1782年1月5日,马礼逊出生于大不列颠岛北部的小镇莫佩思的一个贫雇农家里,在他之前已有七个兄姐,他排行最小,家境极为贫困。

马礼逊年青时在学校就读医学,知道神感动他前往中国,所以1804年便申请成为一名传教士。从那时起,马礼逊开始自学中文,并修习天文及医学。因为他深知当时清朝并没有开放,不具有传教的自由,想要进入中国要有其他的切入点,而医学和天文是当时西方较先进的方向,因此他希望接着这个做为交流的媒介以顺利进入中国。

1807年时马礼逊自英国启程来到中国,当时他是二十五岁的青年,未婚,独自一人首途赴华。在纽约换船的时候,纽约船坞公司职员知晓其将前往中国,便以轻视的口吻对他说“马礼逊,你以为靠你一个人,就可以改变中国过去5000年来对于偶像的崇拜吗?”,那时马礼逊回答一句有名的话:“我不能,但我相信神能”,他以这样的信念与信心抵达中国。

1823年12月信徒梁发被马礼逊按立为中国第一个基督教新教牧师。他协助马礼逊来做印刷工作。梁发在1832年用中文写了一本《劝世良言》。这本《劝世良言》就是日后太平天国开国者洪秀全的思想根据。

同年,马礼逊出版了一部重要的汉英对照字典:《华英字典》。当时大部分的欧洲人都懂英文,因此懂英文的传教士就可以根据这部字典来学习中文或从事翻译工作。所以《华英字典》和基要真理的小册,是马礼逊的重要贡献。在这项奠基性的工作中他得到梁发和其他一两位中国助手的帮助。

马礼逊于1815年8月5日在米怜的协助下,于马六甲创办了《察世俗每月统计传》(Chinese Monthly Magazine),这份月刊主要是介绍基督教的教义,也有少量的介绍历史、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内容,让中国人对西方文化有些了解,同时也对圣经的教义有些了解 。它是近代以来以中国人为对象的第一份中文期刊,揭开了中国期刊史的序幕。

1836年9月28日,为了纪念他,在澳门、广州等地的外国人在广州美国商馆正式成立了“马礼逊教育协会”,在澳门兴建了著名的马礼逊教堂,并筹备成立马礼逊学校,并先期招生男童二人,附读于伦敦会女传教士郭士立夫人(其丈夫郭士立为德国人)1834年在澳门创办的女塾,后来对中国近代留学教育作出重大贡献的爱国人士容闳便是两位就读的男童其中之一。

以后的四、五年内,协会招收的学生虽有所增加,但没有独立设校,一直附读于郭士立夫人女塾。1839年初,因清政府厉行禁烟政策,中英关系紧张,英国蓄意发动战争,女塾因此停办。1839年2月,布朗牧师夫妇抵达澳门后,立即着手创办独立的马礼逊学校。

布朗教士于1810年6月16日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东温泽镇,其父亲提摩西-布朗是以为虔诚的公理会教徒。布朗自幼受家庭训练,童年时就以“获得自由教育,为落后民族献身工作”为职志。布朗先生的中学毕业于孟松学校,后入耶鲁大学,于1832年毕业。大学毕业后,布朗任职于纽约聋哑院,因染肺病,休假两年。1836年,又入哥伦比亚神学院,后转读纽约协和神学院。1838年毕业,获神学博士学位。同年十月结婚并在纽约第三长老会受按牧师圣职,而后
遂被美部会遣派澳门马礼逊教育协会任教。

1939年11月,在布朗先生的积极筹备下,马礼逊教育会学校在澳门正式成立。珠海人黄宽、黄胜及唐廷枢、唐廷植、唐廷庚等数人先后进入该校学习。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炮火尚未熄灭之际,英国殖民者便按照《南京条约》的规定进驻香港。11月,原设在澳门的教会学校马礼逊教育学校迁往香港,成为香港开埠后的第一所学校。

随校迁港的学生有11名,至1844年学生发展至32名。

与中国传统的儒学教育不同,该校的教育充满宗教和近代化气氛。学生按程度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班,课程包括中文科和英文科,英文科计有天文学、历史、地理、算术、代数、几何、初等机械学、生理学、化学、音乐、作文等课目,中文科计有四书、《易经》、《诗经》、《书经》等课目。

中文科由华人任教,英文科由英美人任教。珠海人容闳、黄宽、黄胜及唐廷枢、唐廷植、唐廷庚在该校经过数年的学习,成为第一批逸出古老中华封闭气息而具备近代知识素养的新型华人,也为容闳、黄宽、黄胜三人留学国外奠定了学力基础。

马礼逊教育会学校还是开启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教育基地。1946年,布朗牧师因夫人身体欠佳,打算回国,临行前“极愿携三五旧徒,同赴新大陆,俾受完全之教育” ,“当勃朗先生布告游美方针时,予(即容闳)首先起立”,愿随布朗牧师一道赴美留学,并回家恳求母亲获得同意。

1847年1月4日,容闳和和黄宽、黄胜二人一道,随勃朗牧师踏上前往美国的航船,中国近代留学西方的历史由他们开始掀开了第一页。

其中容闳在布朗牧师的影响下,先在孟松学校学习,后入耶鲁大学,并获得耶鲁大学文学士学位。而后形成了派遣更多中国学子留学美国以振兴中国的教育计划,并最终促成了中国第一次官派留学教育——幼童留美教育活动的成行。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