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民间职业女性是“三姑六婆”

中国民间常有“三姑六婆”之说,意思是指家庭关系复杂,姑娘在这一家不好相处,这个成语原来的意思并非是这样。

如果不算在皇宫中做事的妃嫔兼任了文书等官方事务的职业女性外,“三姑六婆”可说是中国民间最早的“职业女性”,是指从事九种职业的女人。

古代女人大多受封建宗法约束,窝居家中,但总有一些生活上的职能需要女性承担,比如接生婆、穿门入室做裁缝或者卖针头线脑的,八卦是非和说客等,比如《金瓶梅》中的王婆。一般以成了寡妇的中老年妇女为多,因为要谋生,不得不抛头露面,就从事了这样一些相关职业。

“三姑”指的是尼姑、道姑、卦姑。“六婆”指的是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关于“三姑六婆”的来历,最早可追溯明代。明代有个名叫陶宗仪的学者。他著的《辍耕录》第10卷中有这样的记述:“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贩卖人口的妇女)、媒婆、师婆(女巫)、虔婆(鸨母)、药婆、稳婆(接生婆)也”。

清代小说家李汝珍在他的小说《镜花缘》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吴文祥道:‘吾闻贵地有三姑六婆,一经招引入门,妇女无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银钱,或拐带衣物’”。

这就是“三姑六婆”的原义。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