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上第一艘国产装甲巡洋舰是1889年完工的“平远”舰
平远舰是中国第一艘国产装甲巡洋舰,被称为钢甲钢壳快船,清末福州船政局自行设计制造。
1886年12月7日开工,1888年1月29日下水,1889年5月15日竣工,同年加入福建船政水师服役,命名为“龙威”。次年调归北洋海军,更名为“平远”。
“平远”舰是清帝国船舶工业制造的一艘全钢军舰,试制方案提出伊始,遭到各方反对,李鸿章也因福州船政仿造落后的船型而加以批评,但之后经慈禧太后力排重议,乃得建造。
该舰参加了1894年9月17日黄海大战,在海战中两次命中日本舰队旗舰“松岛”,该舰也中弹受创。其后“平远”舰又参加了威海卫保卫战,1895年2月17日在威海卫港内和其他受困北洋舰只共十艘向日本舰队投降。
被日军掳去后于3月16日将舰籍编入日本舰队,仍称“平远”,1898年3月21日改为一等炮舰。
(图:已被日本人抢去列编日本海军的“平远”舰,中国制造,摄于1896年)
日人曾将“平远”副炮改为英制6吋炮并作为训练舰使用。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平远”隶属日本第3舰队第7战斗队,于9月18日炮击金州湾俄军要塞时在鸠湾洋面触俄国水雷沉没。
平远舰代表了当时中国造船工业的最高水平。与之相比,日本晚开工半年,即1887年6月开始建造的八重山舰也在逐渐成型。八重山号是日本海军开始建造的第二艘国产钢壳军舰,它由横须贺工厂按照法国人的设计建造。
对比来看,平远舰倾向于大舰巨炮,在有限的排水量内实现了火炮与装甲的最大化。八重山舰则体现了日本海军对速度的追求,无论是军舰的航速还是火炮的射速,都远胜于平远舰。
事实上,平远舰与八重山舰体现了中日两国海军在战术思想上的差距。
平远舰舰船资料
舰身长:59.99米
舰身宽:12.19米
舰艏吃水4.19米
舰艉吃水4.4米
主匡面积76.88平方米
正常排水量2067吨
满载排水量2650吨
舰员编制:202人,管带为都司衔
动力为:2座康邦省煤卧式2汽缸蒸气机、4座圆式燃煤锅炉,双轴推进
功率2400匹马力
航速10.5节
装甲甲板厚2寸
水线带装甲厚9.4寸
火炮:9门
炮座及司令塔装甲厚5寸
炮盾厚1.5寸
主要武器:克虏伯260mm前主炮1门、克虏伯150mm副炮2门、57mm诺典费尔德炮2门、47mm单管哈乞开斯速射炮2门、37mm5管哈乞开斯机关炮4门、18寸鱼雷发射管4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