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最早的“坡改梯”农田改造工程样本建在湖北长阳县

新中国最早的“坡改梯”农田改造工程样本建在湖北长阳县(今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带领群众实施这一工程的是一位全国劳动模范——周启本,20世纪五十年代因打宕改土治水闻名全国。。

周启本原名黄运本,1913年4月18日出生于湖北长阳黄土岗(现大堰乡清水堰村)。他4岁丧父,被周家收养,改名周启本。年青时以当长工、打短工为主,后来靠种田为生。

1949年11月,周启本的家乡赵家堰解放。1950年,周启本参加了减租减息运动。1951年7月,赵家堰作为全县17个土改重点乡之一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十月下了一场大雨,山洪暴发,冲毁了许多农田。周启本对付永茂等农户说:“我过去打过宕,付永茂,你请几个,我们帮你打,那是千百年的好事。”这样,付永茂请了他的几个兄弟、老表,连周启本共6人,他们自制炸药,开山炸石,干了起来,干了40多天,砌成了一条高1丈、长22丈的石坎,一片岩坡地变成了2亩6分平田。1952年1月日,周启本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了党,周启本更积极了,根据组织安排,周启本在四区赵家堰组织了长阳最早的互助组——周启本改田互助组。由于周启本会打宕,又热心帮人, 十多天时间就达到了11个户,各户都获得了大丰收,同年11月,周启本被评为县特等劳动模范。许多农户纷纷要求加入周启本互助组。长阳县根据中央指示,正在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便把周启本互助组转社作为全县四个试点之一开展。

1953年4月6日,长阳第一个最大的初级社“山峰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社长周启本,共18户,101人,劳动力44人,耕地面积159亩。年底,成立了“山峰农业生产合作社党支部”,周启本任支部书记。

1954年,周启本被选为赵家堰乡副乡长,又被选为长阳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4年6月28日,周启本被选为县人民委员会(县人民政府)委员,并被选为湖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县5名)。
1955年5月29日,中共长阳县委将赵家堰乡改坡田为梯田的情况向中共宜昌市委、湖北省委呈报了专题报告。《报告》中说:赵家堰乡自1951年起至今年4月,利用冬闲时间投入人工55776个,牛工285个,砌成均高4市尺的田坎2301丈,改坡田为梯田270.5市亩,扩大耕地32.2市亩,挖排水沟46条,疏通天坑28个,新改梯田比坡田增产1-2成。另统计,赵家堰乡的山峰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周启本带领社员打宕、改田,4年共造梯田299亩,训练技术骨干81人,1954年粮食总产量108吨,比上午增产15.5吨。同年,周围数乡受其启发,修造梯田2847亩。这年,周启本荣获湖北省农业特等劳动模范称号。
周启本打宕、改田治水的模范事迹在全省推广。

1956年11月,周启本领导的山峰农业生产合作社荣获“全国农业模范社”的光荣称号,国家农业部颁发奖金200元。同时,周启本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1957年1月10日,周启本出席长阳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被选举为第二届长阳县人民委员会委员。
1957年2月,周启本到北京出席了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被中央人民政府授予“全国首届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议”金质奖章。同时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授予“爱国丰产奖章”。李顺达、王国藩、陈启贵、陈学孟也出席了这次劳模代表大会,受到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头系白毛巾的陈永贵和头缠兰布包袱的土家汉子周启本给人们的印象最深。大会闭幕式上,中央人民政府颁发了五面奖旗,主要表彰农业集体化、改土治水、革新小农具、种子改良和牧业养殖的典型。当周恩来总理把一面鲜艳的奖旗送到周启本的手中时,他拿着奖旗,望着总理,不知所措。周恩来满面笑容地指着奖旗上的字,亲切地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是毛主席的话,表彰你们在全国起了率先作用。”周启本激动得热泪滚滚。

1958年5月9日,周启本出席长阳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5月10日被选为县第三届人民委员会委员,5月11日,再次当选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8年9月,根据中央建立人民公社的指示,县委将赵家堰乡改建为“山峰大队”,周启本任党支部书记。1958年10月,全国基本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周启本曾任湖北省第一、二、三、五届共25年的省人大代表,长阳县第一至九届共32年的县人大代表,第一至八届人民委员会委员(革命委员会)委员,1971年1月至1978年11月,任中共长阳县第三届委员会委员,1973年11月至1981年7月任长阳县贫下中农协会副主任,1981年7月至1984年11月任长阳县农会常委,1980年12月至1988年元月,任县政协委员。1953年至1982年历任(社、大队)党支部书记共30年。1993年12月,全国劳动模范周启本病故于赵家堰村,享年80岁。

至1981年底止,周启本带领山峰大队(后改称赵家堰村)群众共打宕5660多条,造梯田总面积2110亩(比1949年的总面积还多出330亩)。疏通天坑71个,砌暗沟180多条2100多米,治淹水田560亩,开围山沟318条3700多米,筑拦泥沙谷坊768处,挖沙凼395个,修水库、挖堰塘41处,共搬动土石方2700多万立方米。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14.5万公斤上升到131万公斤,增长了8.03倍。  

如今,我们目睹满山遍野的层层梯田,好像又聆听到当年坡改梯的声声铁锤声,历史作证,山河为凭:全国劳动模范周启本静卧的这片白山黑水是全国亿万农民战天斗地,改造自然,战胜自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星星之火”。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