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次发现藏汉合璧经卷是在2002年

2002年11月20日北京市云居寺文物工作者在整理文物中,意外发现一部非常特殊的明朝藏汉合璧经卷。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的专家考证,这部经卷是迄今第一次发现的藏汉合璧经卷和第一部记载有帝师的经卷

云居寺发现的藏汉合璧经卷共15卷,为朱砂印制,展开后高0.4米,宽约0.24米,分左右两部分排列8 组经文,每组4句,汉、藏文逐句对照,汉文在下、藏文在上,排列工整,印刷精美。据专家考证,这次发现的藏汉合璧经卷始刻于明代1447年,是中国第一部藏汉合璧经卷,也是第一部横刻中文印刷本和第一部记载有帝师的经卷。

位于京郊房山区的云居寺,始建于唐贞观5年(公元631年),由寺院、石经山藏经洞和唐、辽代塔群组成中国古代佛教文化宝库,被誉为“北京敦煌”。云居寺因珍藏14728块石刻大藏经以及明代22000卷纸版经、77000块清龙藏木板经而著名于世。在云居寺的纸版经中,有藏文经卷4种,共1200余卷,属于最早的藏文印刷品,是明代汉藏地区罕见的藏版印本,有极其宝贵的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云居寺因珍藏着数量众多的石经、纸经、木经,并称“三绝”而享誉中外;其中,22000卷明代纸帛经卷囊括明南藏、明北藏、单刻佛经、手抄经卷和藏文经卷等,内容极为丰富。

云居寺在对寺内收藏的1200余藏文卷进一步整理中,发现了15卷藏汉合璧经卷。经卷名为《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和《正统丁卯岁重刊宝集偈序》,朱砂横刻印制,藏、汉文逐句对照,藏文在上,汉文在下,排列工整,印刷精美。文物专家考证认为,这部藏汉合璧的《宝集偈》并序,成于1147年(明朝正统十二年即藏历阴火兔年)。《宝集偈》由明朝西天佛子大国师班丹扎释巴藏卜译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