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是“茅盾文学奖”

中国第一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是“茅盾文学奖”。

它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项之一。

茅盾文学奖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的,在中国文坛的影响较大。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于1981年设立,当时决定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

茅盾(1896—1981),中国现代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927年始用茅盾笔名。
浙江桐乡(今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乌镇人。

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
1916年毕业后,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开始文学活动。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积极投入“五四”运动和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
1921年,同郑振铎、叶圣陶等组织文学研究会;接办并主编《小说月报》,倡导现实主义文学。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曾以左派国民党员的身份和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中央宣传部秘书。
中山舰事件后回上海,年底去汉口主编左派掌握的《民国日报》。

汪蒋合流后,遭“通辑”,1927年8月回上海,从事专业创作,写有三个连续性的中篇小说《幻灭》、《动摇》、《追求》(即《蚀》的三部曲)。

1928年夏,东渡日本,其间与共产党失去组织关系,但仍在党的领导下从事革命的文化活动,写有长篇小说《虹》。

1930年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担任领导工作。其间主要作品有《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

抗战后,在周恩来的领导下,组织和团结国民党统治区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主编《文艺阵地》杂志,其间赴新疆任教年余,并去延安考察学习。

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清明前后》和《白杨礼赞》等。

抗战胜利后,坚持参与反独裁、反内战的民主运动。

解放前夕,间道前往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筹备第一次全国文代大会。

建国后,任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部长,并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历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和第四、五届副主度,历届全国文联副主席和第四届名誉主席,历届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等。

临终前要求中共中央在他逝世后追认他为中国党员。中共中央决定恢复他的中国共产党党籍,党龄从1921年算起。

几十年来,其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并致力于文艺研究和培育文学新人,撰写了大量的文学评论文章。

生平著作丰富,在20世纪五十年代出版《茅盾文集》十卷本后,又出版了《鼓吹集》、《夜读偶记》、《茅盾论创作》、《茅盾文艺杂论集》以及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等。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