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位“孺子牛”是齐国国君齐景公
中国第一位“孺子牛”是齐国国君齐景公。
《左传-哀公六年》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典故:春秋时齐国的国君齐景公在晚年的时候,非常宠爱小儿子荼。
有一天,荼撒娇,硬要景公装条牛给他牵着玩。景公拗不过他,只好衔了一条绳子让他牵着到处走,连连发出牛的叫声。
由于年岁大了,没有走多久就眼花缭乱,一头栽在地上,磕掉了一颗门牙。
于是“孺子牛”的典故就出来了,“孺子”是古人对“儿童”的称呼,“孺子牛”用来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溺爱,愿意给小孩子扮牛作马,装小猫小狗。
后来,民国时期,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写下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明了他个人的志向与人生立场,经过鲁迅先生的引用,“孺子牛”这个生活中调侃的词汇被提升到了躹躬尽瘁为人民服务的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