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点心”说法在唐代已有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点心”是指糕饼一类的东西,是种很普遍的零食。

但其实中国古人的“点心”是每日早上用来充饥的,俗称“早餐”。

广东人都有饮早茶的习惯,一壶好茶配上“点心”是正宗的广式早餐。广东点心花样繁多,不仅包括糕饼。现在广式早茶随着唐人街、华侨等已经走出国门,外国人很多都喜欢吃中国的“点心”。

“点心”一名由来已久。据传说北宋女将梁红玉击鼓退金兵之时,见到战士们日夜地血战沙场,英勇杀敌,屡建战功,甚为感动,随即传令烘制民间喜爱的美味糕饼,派人送往前线,慰劳将士,以表“点点心意”。
自此以后,“点心”的名字便传开了,并一直延用至今。

这只是一个传说中的故事,查找史料的话,发现中国最早的“点心”说法在唐代已有。有关烹调史料的记载比这个梁红玉的民间传说要早得多。

例如,宋人吴曾撰的《能致斋漫录》中有如下的一段描述:世俗例以早餐小食为点心,自唐代之时,已有此语。按唐人郑修为江淮留后,家人备夫人晨馔,夫人顾其弟曰:“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

吴曾与梁红玉同一时代,并其书成于唐宗绍兴二十四年到二十七年间,所载唐郑修一事有按有据,应当足信。

可以看出,“点心”说法,比传说要早200年以上,至少在唐代已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