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记载以来第一场最强烈的地震发生在西藏察隅、墨脱

1950年8月15日在中国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部同印度、缅甸毗邻的察隅、墨脱地区,发生了一次巨大地震,震级为8.5。震中烈度为XII度。震中地区在震后交通断绝。墨脱县城位于XI度区内,察隅县城位于VIII度区内。极震区内房屋全部倒平,山川移易,地形改变,多处山峰崩塌堵塞雅鲁藏布江,山体滑坡将5处村落推入江中。这是中国有记录以来震级最高的地震。此震与1897年印度阿萨姆大地震相距500余千米。历史地震的统计表明,中国西南边界一带强震发生具有50年左右的重复期。

地震刚发生时测得的地震震中位于西藏察隅,被称为察隅地震。但是后来根据收集到的更详尽数据,有关部门将震中修正为西藏墨脱,因此改称墨脱地震,也有的依然称为察隅地震或察隅墨脱地震。

地震震中位于墨脱与日戛之间。强烈地震在倾刻间造成庙宇、官署、村庄毁灭,大地开裂,喷水涌砂,雪峰震裂,冰川跃动,巨型山崩滚滚而下,壅阻江河,森林毁没,温泉、瀑布荡然无存。墨脱至四境间数百公里的山路崩塞,连日飞尘蔽日,经旬不散。雅鲁藏布江溃决,水势暴涨。布拉马普特河两岸洪水为患,堰渠冲毁,道路切断,桥梁损坏。整个雅鲁藏布江河弯地区和米林、察隅等27个县及印度阿萨姆邦的部分地区都被卷入这场灾难之中。地震破坏面积约40平方公里。有感范围最远距离达1300公里。西藏境内倒塌房屋9000多柱(藏式室内宽度标准),死亡僧俗、喇嘛、差民3300多人,损失牲畜1.77万多头。印度境内死亡约1500多人。仅阿萨姆邦就因地震及洪水损失2000万英镑。地震造成巨大破坏。

大峡谷正处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镶嵌交接缝合带的东北端,雄伟的马蹄形大峡弯正是沿着这条缝合带发育而成。印度板块至今仍在持续向北推挤,缝合带附近应力集中,地壳很不稳定,经常引发地震。

1950年8月15日晚上10时9分,大峡谷发生了8.5级特大地震,根据当时地震台网测报,震中在察隅的西南,定名为察隅地震。

发生在深山峡谷中的强烈地震对水利工程的危害极大,它不仅能摧毁水工建筑物,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山地灾害,直接或间接威胁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为了评估1950年特大地震对地面的破坏程度;对于未来大峡谷巨大水能资源开发可能带来的影响、开发方式的选择,以及防震措施的制订,我在两次进入大峡谷期间除了实地调查外,还先后进行了13次座谈访问,被调查访问的有23人。

发生地震的那天当晚,人们刚刚吃过晚饭,有的人已经进入梦乡。突然从远方传来隆隆的声响,紧接着地动山摇,一场天翻地覆的大地震,给墨脱大峡谷中各族居民带来一场空前浩大的生死劫难,就在这一瞬间,峡谷上下所有木结构和石木结构的民宅、寺庙和共用设施悉数倒塌;地震引起了广泛的山崩和滑坡,耶东、格林等4个村庄随着山崩体滑入江中或被山石掩埋;雅鲁藏布江干流至少有3处被倒塌的山体拦腰截断;从两侧崖壁上崩落的巨石像洪流一般冲了下来,一路上翻滚腾跃相互撞击,山坡上电光石火迸发,推毁了房屋、道路、田地、人畜和成片的原始森林;山体上出现了一、二米长,数十至数百米宽的地裂缝,整个峡谷笼罩在昏暗的烟雾之中。尽管大峡谷中人口稀少,但死亡的人数将近4000,死绝户近百,死绝的村有五六个。地震当天有许多群众正为三大领主出乌拉差,晚上歇在岩洞里或陡崖下,被砸死的人最多。20多年后在我作调查时,这些劫后余生的门巴族、藏族老人们,犹然“谈虎色变”。

这次特大地震还引发了两座雪峰产生大规模雪崩和冰崩。南迦巴瓦峰坡的则隆弄冰川下段冰舌突然崩落,冰体加上崩雪,翻越过一段小丘后掩埋了大峡谷进口处不远的直白村。

这场特大地震的波及面十分广泛,远离震中区域的日喀则、印度的加尔各答以及缅甸的仰光都有震感,拉萨市布达拉宫的墙体也出现裂缝。

在这次地震后余震频繁,持续时间达一年之久,震级超过4.7级的余震有80多次,最高的达到6.3级。

其实这次特大地震的前兆十分明显,在大地震发生前的一年中,5—6级的前震有两次,其中的一次震中就在大峡谷中的邦兴;敏感的动物和家畜则在一年前就出现了异常反应,在如老鼠纷纷出洞为害庄稼,而且死鼠特别多;在大峡谷进口处的格嘎一带,成群的黑熊结伴下山,他们嘶叫打闹,偷袭家畜,格嘎村的家畜差不多被咬光;那一年公鸡叫得特凶,有的人干脆把鸡杀了丢在水中;在8月15日临震前更是鸡鸣狗叫,骚动不宁。

比起大峡谷地区,察隅河谷地面破坏程度显然有所不及,震中的位置应当更靠近大峡谷地区,因此有关部门已将这次地震更名为墨脱地震。

我国具有地震记载约3000年来,震级超过8级的大地震共有17次,而超过8.5级的特大地震只有3次,我们记忆犹新的唐山大地震,震级是7.8级。如今世界上所观测到的最大地震是1960年发生在智利的8.9级。

2009年6月,西藏自治区地震局已与自治区地勘局达成协议,准备适当时候对1950年察隅墨脱8.6级地震遗址进行联合科学考察。由于此遗址靠近著名景点南迦巴瓦峰,方便游客参观,不排除考察后,将其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的可能。

此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米林县派镇直白村。自治区地震局震害防御处处长郭春明告诉记者,2009年5月份,地震部门工作人员在林芝地区米林县考察建立地震台站时,意外发现了该遗址。1950年,当地发生8.6级地震,这是中国有记录以来震级最高的地震,在亚洲位列第二。

“墨脱和察隅地区是印度次大陆和亚洲大陆碰撞的接触点。”自治区地震局局长朱荃告诉记者,此次意外发现的地震遗址,距离察隅墨脱8.6级地震震中约80公里,直白村的地震烈度相当于汶川地震震中烈度10度。

根据现场的地质地貌推测,当年巨大地震发生时曾造成山崩地裂。在现场,满目是被切割和崩塌的山体,以及巨大的堰塞湖遗迹和雪崩、冰川垮塌痕迹,有很多山体有着宽上千米、高数百米的山体切割面,河流、地表的破坏都可以直接看到。更多的细节仍需进行详细科学考察后得出。据悉,中国首个藏族工程院院士多吉也将参与此项考察活动。

据当地一位官员介绍,由于地震后造成堰塞湖,直白村原址被淹,居民搬离到另外一处高地,相对保存了这一遗址的原貌。据史料记载和当地村民回忆,1950年8月15日8.6级地震发生时,直白村附近的南迦巴瓦峰发生大雪崩,造成雅鲁藏布江堵塞,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

朱荃说,与更多已遭受破坏或者路途遥远的遗址相比,考察这一遗址的意义在于地震造成的巨大破坏现象50年后仍保存完好,且遗址靠近著名景点南迦巴瓦峰,更方便游客参观。

据了解,1985年至1986年,自治区地震部门与四川省地震局、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共同对1950年的察隅墨脱地震进行了科考。但受当年科考条件限制以及山高路险和人力较少等原因,调查范围不广,工作不够深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