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以“物理”为书名的专著是三国的《物理论》

该系列: 三国物理论 共 2 篇, 此篇为第 [part not set]

中国第一部以“物理”为书名的学术专著是三国时期的《物理论》,为三国时期吴国杨泉所著。

杨泉字德渊,他的生卒年代,已无明文可查。关于他的事迹,记载得也很少,只知道他是吴国的处士,晋太康元年(280年)吴国灭亡,入晋,会稽相朱则曾推荐他为官,征为侍中,但未就职。他是吴、晋间一位隐士,可能是终身从事著述。

杨泉著作大都散佚。据史志记载,他有《物理论》十六卷、《太元经》十四卷、《杨泉集》二卷。在这几种著作中,《物理论》仅存几种辑本,是原书的一小部分。《太元经》亦称《太玄经》,新旧《唐书-艺文志》记载曾有刘辑为之作注,唐以后佚失。《杨泉集》也早已佚失,所剩仅有《五湖赋》和《织机赋》两篇。

关于《物理论》,清孙星衍有辑本。不过,该辑本把晋代傅玄所著《傅子》的某些佚文也收进去了。这个错误被严可均发现了。清儒黄奭、严可均、王仁俊、叶德辉等均有辑本。这些辑本,是了解杨泉思想的主要依据。

从现存辑本来看,《物理论》是杨泉研究和评论当时有关天文、地理、工艺、农业、医学等知识的一部著作。古人对“物理”这一概念的理解,本来也就包含了如此诸多内容,我们不可以今天“物理学”的概念去理解杨泉的《物理论》。

《物理论》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科学思想。从自然观角度来看,杨泉是气一元论者,他主张元气弥漫宇宙之间,说“元气皓大,则称皓天。皓天,元气也,皓然而已,无他物也。”弥漫天地间的元气构成了宇宙万物,例如冬夏昼夜长短变化,是气的阴阳推移所致:“夏则阳盛阴衰,故昼长夜短;冬则阴盛阳衰,故昼短夜长:气之引也。”狂风怒号,是气的激发运动:“气积自然,怒则飞沙扬砾,发屋拔树;喜则不摇枝动草,顺物布气;天下之性,自然之理也。”山川陵岳,则因气而成体:“地形有高下,气有刚柔,物有巨细,味有甘苦,镇之以五岳,积之以丘陵,播之以四渎,流之以四川,盖气自然之体也。”总而言之,气构成了天地间的一切。气本身具有刚柔阴阳等不同性质,由此导致了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自然现象的形成和变化是元气自然积聚运动的结果,没有超自然的东西使它们如此。这种观点,是继王充之后对神学目的论的又一次冲击,对于人们解放思想很有裨益。

元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材料,那么,元气本身又是从哪里来的?杨泉认为,元气来源于水,水是万物之源。他说:
“所以立天地者,水也。夫水,地之本也,吐元气,发日月,经星辰,皆由水而兴。”
这是继《管子》之后,水为万物之原思想的再度出现。

《物理论》中还含有很强的无神论思想。杨泉明确反对神鬼之说,他认为:
“人含气而生,精尽而死。死,犹澌也,灭也。譬如火焉,薪尽而火灭,则无光矣。”
这种主张是神灭论的先驱,对后世范缜的神灭论有很大影响。

除了科学思想方面的见解以外,对于一些具体科学问题,杨泉也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例如,在他生活的时代,天文学上盖天说和浑天说正处于激烈的论争之中,盖天说认为天在上,地在下,天似盖笠,在地上旋转;浑天说则主张天似圆球,天包着地,绕地旋转。杨泉也投入了这场关于天体论的争论,他认为浑盖两说都不能成立,他说:
“夫地有形而天无体,譬如灰焉,烟在上,灰在下也。浑天说天,言天如车轮,而日月旦从上过,夜从下过,故得出卯入酉;或以斗极难之,故作盖天,言天左转,日月不行,皆缘边为道。就浑天之说,则斗极不正;若用盖天,则日月出入不定。夫天,元气也,皓然而已,无他物焉。”

杨泉的主张可归为宣夜说范围。他提出的“地有形而天无体”,“夫天,元气也,皓然而已,无他物焉”,比之浑天说和盖天说,更接近于现代科学的认识。

其他方面,他也有自己明确的见解,例如关于脑力劳动与寿命之关系:
“智慧多则引血气,如灯火之于脂膏。炷大而明,明则膏消;炷小而暗,暗则膏息,息则能长久也。”
这种观点,有些片面,不过,它也包含了某种合理成分。

再如,关于饮食与养生关系,他说:
“谷气胜元气,其人肥而不寿;元气胜谷气,其人瘦而寿。养生之术,常使谷气少,则病不生矣。”
这段话,现代养生家们还是比较赞成的。

在讨论科学问题时,《物理论》也有不可取之处。例如它在谈论天体时说:
“斗极,天之中也。言天者必拟之人,故自脐以下,人之阴也;自极以北,天之阴也。”
把人和天进行简单机械比附,是传统天人相应学说向庸俗化方向的发展。杨泉没有摆脱这一学说的影响。

《物理论》原有十六卷,现仅存辑本一卷,使我们难以窥见杨泉思想的全部面貌。不过,仅从现存内容来看,杨泉也当之无愧是当时一位重要思想家。

同系列其他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