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官方颁布的采用定朔法的历法是唐代的《戊寅历》

中国第一部官方颁布的采用定朔法的历法是唐代的《戊演历》。

《戊寅历》为道士傅仁均所制定。

傅仁均,滑州白马(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因他“善历算、推步之术”,唐高祖武德初年由太史令庾俭、太史丞傅奕推荐,被高祖召令改修旧历。

他向高祖上疏,指出旧历的缺点很多。例如,日蚀或在月末或在月初,不在朔日;月蚀或在望日前或在望日后,不在望日。还有月末月亮在东,朔日月亮在西。这都是采用平朔法制历的结果。为改正这些缺点,他用定朔法制定《戊寅历》。

他的历书,虽然遭到中书令封德彝、吏部郎中祖孝孙、太史丞王孝通等人的反对,但他据理力争,最后公布实行。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由朝廷颁布的采用定朔法的历法。

定朔是古代中国传统历法中,确定每月第一天(初一、朔日)的一种计算方法,与平朔相对。这种算法的原则是,将太阳黄经和月球黄经相同(日月合朔)的时刻称为“朔”,将含“朔”的当天称为“朔日”,作为每月的第一天(初一)。由于月行速度在一近点月内时时变动,日行速度在一回归年内也有快慢,日月合朔就未必在平朔这一天,所以历史上记载的日食或在上月的晦日,或在本月的初二。因此这种算法考虑了太阳运行和月球运行的不均等性,将含有真正“朔”的当天作为每月的开始,反映了真实的天象。

唐代以前的历法都用平朔,只知道月有一大一小,何承天、刘孝孙、刘焯等虽然建议用定朔,但时人墨守旧法,骤创新法,扜格不入,难于实行。唐武德二年,傅仁均造戊寅历才用定朔。

后由于贞观十九年九月以后,有四个月连续是大月,历家认为不是平常应有的现象,所以又恢复用平朔。

到了李淳风的麟德历再用定朔,但作了进朔迁就的方法,以避免四个月连大的现象。之后定朔作为传统历法的基本算法,一直沿用至今。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