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粮票时代最后终结于1994年
1950年,面对战乱之后几近崩溃的经济,党和人民政府对粮食进行计划供应。1953年,粮食问题被正式提上议程。
主持经济工作的陈云向中央建议采用农村征购、城市配给的方案,以解决粮食购销问题。该方案名称叫做“计划收购”、“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
当时,陈云提出这个想法是很不容易的。他曾形象地说:“我现在是挑着一担‘炸药’,前面是‘黑色炸药’,后面是‘黄色炸药’。如果搞不到粮食,整个市场就要波动;如果采取征购的办法,农民又可能反对。两个中间要选择一个,都是‘危险家伙’。”他强调,粮食不足的我国较长时期的一个基本状况,因此采取征购的措施是不可避免的,越是拖得久,混乱的局面必然越严重,形势也就越被动。
在这背景下,1953年,中共中央作出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粮食等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1955年9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名义制定的1955年版的全国通用粮票开始在全国各地发行使用,粮票和购粮证作为“第一票”进入了新中国的票证历史舞台,中国自此拉开了长达约40年的“票证经济”帷幕。
泱泱“票证大国”
1961年10月起,全国各省、市、县先后实行了按工资比例发放日用工业品购货券:购货证的规定,把50余种商品列入凭券供应范围。票证范围之广、地域之宽、品种之全、时间之长、数量之多,在世界上极为少见。食品类除了各种粮油票外,还有猪牛羊肉票、鸡鸭鱼肉票、各类蛋票、糖票、豆制品票及蔬菜票等。服装和日用品类的票证更为繁多。从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到手帕、肥皂、手纸、洗衣粉、火柴票等,应有尽有。
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渐恢复。到1965年,除粮、布、棉、油、糖、烟等十几种重要票证外:其余票证已逐渐消失。但十年“文革”又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破坏,导致了商品的紧缺。商品越是紧缺,票证发行量就越大,而其间发行票证的数量更是空前。
粮票退出历史舞台从深圳开始
1980年,中共中央 决定把粮油议购议销作为统购统销的补充,于是市场上又出现了一个时尚的新名词—“议价粮”。所谓议价粮,就是在百姓定量内执行平价,超出部分允许不用粮票以高于平价的价格购得。与国家统一定价的平价粮不同的是,议价粮价格可按市场需求浮动,实际上就是“一种粮食两种价”。
随着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渐渐发生变化,一日三餐副食增多,主食减少,因此,这时家家户户的粮票基本都有所盈余。随着居民手头存积的粮票越来越多,粮票渐渐有了新的作用。人们半公开地把它当作一种流通货币,开始用粮票交易商品。在种类繁多的粮票中,1955年由粮食部发行的全国通用粮票,是公认的“硬通货”,在地下市场受到追捧。在当时的北京,一斤全国通用粮票价值0、2元。随着市场的发展,这种地下交易越来越公开化,在一些大型自由市场内,用粮票换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三斤粮票换一斤鸡蛋”一度成为自由市场内的潜规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粮票作为计划经济的标志性产物变得愈发另类,政府部门开始研究是否应该取消粮票。
变化最初发生在深圳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在设立初期,也是推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但随着大量建筑工人和外来人员涌入深圳,粮食定量开始变得不足。外来人口没有深圳的粮票,只好到自由市场购入高价粮。
1984年11月,深圳市委召开会议,研究在深圳市取消粮食凭证定量供应问题。消息传出后,曾有深圳市民提出,“取消粮票后要是有人拼命买粮食怎么办?”深圳市领导也考虑到了这种情况,下令粮食部门多储备一些粮食,取消粮票,提高价格,敞开供应。如果发现周围地区大量抢购,再提高粮价和研究其他对策。由于发挥了价格机制和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深圳取消粮票后,预料中的风波并未发生。深圳经验影响了全国。此后,由于全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再加上粮食连年丰收,全国其他地方也逐步取消了粮食定量供应。
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到了1994年,全国各地基本取消粮票,票证时代彻底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