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边境贸易称为“关市”

中国最早的边境贸易称为“关市”。

汉唐时都有在边境设置互市市场。

汉以前的的“关”和“市”含义不同;关指交通要道,市指贸易地点。

《管子》所说“征于关都勿征于市,征于市者勿征于关”,显然系分关和市而言。

自汉以后,关市合称,原指设在交通要道的市集,后来专指设在边境的互市市场。

汉高祖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商定在边境上通关市,使原先已有的贸易往来得到保障和发展。后经文帝、景帝,直到武帝初年,西汉政府一直执行这个政策。

西汉政府除与匈奴通关市外,还在边境一定地点设立互市市场,与西羌等民族通关市。一般是由汉朝廷指定官员用黄金及丝织品,与匈奴交换马、骡、兽皮、毛织物等,与西羌交换壁玉、珊瑚等。

边境关市之设立、开放或停止,均由当时政治经济需要而定;有时虽通关市,但其范围有一定限制。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