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批红小兵诞生在北京香厂路小学

1967年2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小学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通知(草案)》,提出“小学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一条重要战线。必须坚决执行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彻底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办事。”,并确认“小学生可以组织红小兵”,引导以红小兵在小学中取代少先队。具体的要求是:“五、六年级和一九六六年毕业的学生,结合文化大革命,学习毛主席语录,学习老三篇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学习文化革命十六条,学唱革命歌曲;一、二、三、四年级学生,由革命教师或高年级学生作辅导员,组织他们学习毛主席语录,兼学识字,学唱革命歌曲。”有意思的是,还特别提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小学生也必须学习一些算术和科学常识。”

1967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发布《关于批转北京香厂路小学建立红小兵组织的通知》,通知全文为:“各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军管会,各大军区、省军区:现将《北京香厂路小学取消少先队,建立红小兵》的材料转发给你们,请参考。对于建立红小兵组织的问题,你们有什么经验和意见,请告诉我们。”通知后面的材料显示,建立红小兵团的出发点是:“在教育革命的高潮中,香厂路小学在彻底批判修正主义教育制度和旧教学方法的同时,狠狠批判了刘邓组织路线在旧少先队中的流毒。他们认为,原来的少先队基本上是一个少年儿童全民性的组织,它抹煞了阶级和阶级斗争,根本不突出毛泽东思想,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先锋战斗作用”,并提出“在小学取消原来的少先队,重新建立一支具有革命性、战斗性、无限忠于毛主席、无限忠于毛泽东思想、无限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先进少年儿童组织,即红小兵团。”香厂路小学成立红小兵团的主要做法是:“在全校二至六年级的二十八个教学班中建立了少年革命组织—–红小兵团”;“他们首先在六年级三个班搞试点,然后在全校以年级为单位,分别成立了红小兵连(下设排、班),全校组成红小兵团。红小兵团总勤务组由十二名红小兵代表组成,在学校革命委员会政工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活动。目前,全校二至六年级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学生六百多人参加了红小兵团”。

这两次通知一出,代表“少先队”组织正式被“红小兵团”取代,直到1978年恢复少先队,历时 11年。香厂路小学成为这场运动的发端者,而《香厂路小学红小兵条例》也成为全国红小兵的范本。

从这一天起,香厂路小学也成为“文化大革命”在小学生中的样板和代言人,“文革”的进程和风向也体现在对该校的一系列报道当中,可谓出尽风头。比如《人民日报》1968年3月10日就曾报道,通信兵某部驻北京香厂路小学军训组,积极传播毛泽东思想,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热情帮助革命师生进行教育革命,并建立了红小兵组织。5月11日又刊发报道《“一对红”的来历》,叙述了香厂路小学里杨连香和降光秀同学由“冤家对头”变成“一对红”的故事。

而1971年以后,尤其是“林彪事件”后,关于香厂路小学的类似报道明显减少,这也意味着狂热的浪潮正在逐步退去。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实行隔离审查。10月23日新华社编发的报道在提及“红小兵”时,仍然拿香厂路小学说事:“香厂路小学的红小兵参加游行回到学校后,立即出板报、写儿歌,投入批判‘四人帮’的战斗。他们写道:革命战旗迎风扬,特大喜讯传四方,革命人民心激荡,挖出反党‘四人帮’。红小兵,斗志昂,挥起铁笔上战场,愤怒声讨野心狼,誓死保卫党中央。”

随着政治风向的变化,香厂路小学作为红小兵的代表也迅速跟上形势,与“四人帮”划清界限。1978年10月,共青团十届一中全会决议,少年儿童组织仍恢复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名称,撤消了红小兵。这同时意味着香厂路小学作为“红小兵”标杆的时代结束。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