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至2014年)石油化工火灾发生于2010年的大连

2010年,新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危险性最大的一次石油化工火灾——7月16日18时12分,位于中国辽宁省大连市的大连新港码头油库起火爆炸。

“第一反应是,这火没得救了。”赶到现场,有着20多年消防经验的大连消防支队支队长丛树印大脑一片空白。

这是真正的“火海”:几十米高的火柱从陆地绵延到海上,望不到边,到处是黑压压的大罐,天上下着油雨,地面全是滚烫的油污,黑烟滚滚,气味呛人。

起火点是储量10万吨的103号罐,大量原油外溢,火光冲天,旁边,37号、42号、102号三个储油罐被大火包围,几十处管道井、泵房正在猛烈燃烧,喷出几十米高的火柱,爆炸连连……

大连新港,中国储油量最大的深水油港,一旦发生连锁爆炸,600万大连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火情牵动中南海,党中央、国务院迅速作出部署。公安部紧急启动应急救援机制。

晚上10点多,时任公安部副部长的刘金国接到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的指示——迅速赶赴大连,指挥灭火。

刻不容缓!刘金国紧急协调航班,两个小时后,他带领消防专家飞抵大连,直奔火灾现场。

“看到当时情况,我心里咯噔一下。”随行的公安部消防局局长陈伟明回忆说。“危险太大,责任太重了,不允许有任何的闪失。”

“这火到底能不能救下来,谁都没有把握,一旦爆炸,现场的人将尸骨无存。”实战经验丰富的消防专家、公安部消防局战训处处长魏捍东心里清楚。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是世界难题。1989年8月的青岛黄岛油库火灾扑救,13名消防官兵、6名油库职工牺牲。但跟这次相比,根本不是一个量级——黄岛火灾有4个油罐爆炸,每个储油量不到1万吨,而大连新港,单是10万吨储量的大罐就有几十个……

最坏的后果,凡是到现场的人都能想到。

载着刘金国一行去现场的大连市政府司机老马,偷偷给妻子打了电话:今天我可能要死这里了。

危急关头,刘金国表现出了惊人的镇定与超常的智慧。命令一道道下达:全国调集泡沫、手动关闭阀门、千方百计阻挡流淌火、死保大罐……

其间,最胶着的时刻,几乎看不到胜利的希望,过火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装备、物资和战士们的体力也近极限。

其间,6次大的爆炸让人接连踉跄。大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王立科劝了刘金国3次,让他后撤。第3次,刘金国急了:我来了,就没想过活着回去!

体力透支的消防战士都郁平生第一次与刘副部长见面,看到的是衬衣上满是油点、脸上沾满油污的刘金国,他心里一酸,已经抽筋的手再次端起了水枪。

“部长站在那里,在我心里,就像一面旗帜。”都郁说。

年近花甲的刘金国,在火线最前沿站着指挥了整整8个小时。

17日上午10时,肆虐的大火终于被扑灭了!

这起爆炸火灾规模之大、危险程度之高、调动力量之多、灭火战斗之烈、处置用时之短都史无前例,且现场官兵无一伤亡,创下了世界消防史上的奇迹。

“这么大的火情,国际上通常的做法是远距离观察,直到油烧完。”陈伟明说。

事实上,作为公安部派往现场的最高指挥官,刘金国承受了巨大的思想压力和极大的责任。生死抉择面前,他选择了与官兵在一起。

“我站在那里,起码在心理上,是一道最好的防火墙。”刘金国说。

大火扑灭后,刘金国未作片刻停留,立即返回北京。激烈的战斗场面令他百感交集,激情难抑,一夜未眠的他直奔办公室,挥笔给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7月16日的油库大火现场惊心动魄,令我终身难忘,消防官兵和库区消防人员冒着随时爆炸的危险,一直向安全区推进了100多米,每推进一米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公安消防官兵经受了生死考验,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对成功扑救这次大火,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公安消防官兵作出的突出贡献,要求不断提高应急处置水平,更好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