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风筝是鲁班做的
在中国,风筝已有2000余年历史。有文字记载风筝起源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鲁国人公输般首制木飞鸢。
据《墨子 鲁问》篇记载,“公输般竹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又说“公输般作木鸢,以窥宋城”。公输般就是后人所说的七巧匠鲁班或“鲁班爷”。他制作的“鹊”或“鸢”,其原材料是极薄的木片或竹片。
汉朝以后,由于纸的发明和应用,在制作风筝时,逐渐以纸代木。随着纸张的出现,公元1世纪中国开始出现纸鸢。据五代时的《事物纪原》载,风筝的得名,是由于纸鸢系上竹哨,风入其中,声如筝鸣的缘故。
风筝最早是作为军事用途出现的。相传,西汉初年,韩信谋反时,曾用风筝来量未央宫的远近。
唐代以后,风筝逐渐作为皇室及贵胄子弟的娱乐用品。宋代以后,风筝才逐渐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娱乐品,各种形式的风筝也还断创新,扎制成各种动物、人形、配上精美图画,袅娜多姿。唐宋时期,山东潍坊((今山东省潍坊市)各地扎放风筝已很普遍。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今潍坊诸城人)的《清明上河图》就有六名儿童在放风筝,足以佐证。
明清时期,潍坊的风筝达到极盛。每年清明节前后,风和日丽,家家户户扶老携幼,踏青登场,竟相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送上蓝天。这种春意盎然的民间活动,既是相互观摩、评比的机会,又是呼吸早春空气、享受大自然的恩赐、锻炼身体的好时光。清朝诗人郑板桥在《怀潍县》 诗中说:“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生动地描写了清明佳节潍坊风筝的情景。
中国历史上四大风筝生产中心是天津、北京、山东潍坊和江苏南通,尤其以山东潍坊风筝最著名。
潍坊风筝扎工精美,画工别致,造型新颖,构图合理。它还吸收了木版年画的某些特点,博采京津画技之长,线条优美,色彩鲜明,善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主题。风格独特,栩栩如生。
最有代表性的大型龙头蜈蚣风筝,长达百余尺。放飞时先将尾闻和身闻渐次放起,靠几十节“腰子”所产生的提升力将首部往高空。腰子的连缀是按力学原理系结,系绳之间必须有严格的角度和距离。“龙头蜈蚣”扶摇蓝天,气势千里,蔚为壮观。嬴得国内外的普遍赞誉。
自中国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召开于1984年。以后每年的四月中旬都被要举办一年一届的国际风筝盛会,1988年,第五届国际风筝会将潍坊定为“世界风筝都”。每年都要吸引来自世界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也为潍坊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