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熏炉是出土于江苏淮阴的战国熏香炉

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熏炉是出土于江苏淮阴的战国熏香炉

人类早在直立人阶段就已经懂得熟食了。在北京周口店的猿人洞里灰烬垃圾层层叠叠堆积有10米多厚,说明当时都是用篝火,还没有发明专门用于炊煮的炉灶。

新石器时代人们在居住的房屋中央或一角挖一个浅坑作为火塘,用三块石头或专门烧制的陶支脚架上陶罐用于炊煮,这是最古老的炊煮法。

在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和客省庄类型文化遗址中都发现过用陶烧制的陶灶,但是这种陶灶的数量极少,也未见广泛传播流行。

China-ancien-original-porcelain-two-pipe-incense-burner(图:战国原始瓷双囱熏炉)

商周时代没有用青铜制成的炉灶,但是倒见到有带炭炉或炭盆的铜温鼎,用这种结构独特的鼎煮食物可以一边煮一边吃,应当是最早的火锅

汉代也有类似的炊煮器,但是形体变小了,炭炉上放的不是鼎,而是耳杯,有的器上铭文自称“染器”。这种器作火锅用未免小了一点,但是用来温酒似乎又没必要,因为汉代有专门用于温酒的鐎斗。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用青铜制的炉,不过这种盘状或长方形的炉主要是用于烤火取暖的,而不是用于炊煮的,不过也可以用来烤羊肉。

在江苏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的一座战国墓出土了一件原始瓷熏炉,上面还有两个烟囱,这是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熏炉,被称为战国原始瓷双囱熏炉。

战国原始瓷双囱熏炉,1978年出土于淮阴高庄战国墓。此器小口,直筒形双囱,球形腹,底部有三矮足,熏炉通高38厘米,囱径9.5厘米,腹径28厘米,为国家一级文物。

原始瓷是现代瓷器的前身,考古学家夏鼐曾说:“原始瓷的烧造,当为南方长江下游地区的发明……后来在长江下游地区逐渐改善,终于在汉末出现了瓷器,成为中国文明的特点之一。”这些原始瓷以高岭土作胎,烧制温度高达1100—1200℃,表层在高温下烧成与胎体结合牢固的玻璃釉质,胎质坚硬细腻,吸水性很弱,叩之有金属声。因工艺原始,故被称为“原始瓷”。

淮阴高庄战国墓出土的这件原始瓷双囱熏炉通体施釉,胎质紧密。囱口下、上腹及下腹部均饰有瓦楞纹,腹部饰两排错列的镂空三角形气孔,气孔间有两圈蟠虺纹。此外,熏炉囱附有刻纹铜盖一个,铜盖直径8.5厘米,正中立鸟形钮,钮外刻有两圈线刻纹动物,中间以绳索纹相隔,刻纹精美,形象生动。考古出土的熏炉多是汉晋之器,战国熏炉相当稀少。

迄今为止,战国时期的原始瓷熏炉,在全国范围内仅有两件,除了淮阴高庄战国墓出土的这件外,另一件出土于绍兴凤凰山木椁墓,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浙江博物馆所藏之熏炉是单囱,且没有炉盖,故高庄墓出土的这件熏炉价值要较高。

人们一定是受到燃烧有香味的木头时会散发出香气的启发,于是到战国时期发明了这种专门用于熏香的熏炉。

此种独特的双囱造型是有一定功用的:块状香料点燃后投入炉中,可能容易熄灭,而此种双囱有拔风助燃的作用,使香料充分点燃后,香气从三角形镂孔中飘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