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座大跨径胶合木公路桥梁1959年建于福建莆田

1959年7月下旬,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福建省交通厅科学技术研究所及省公路局的职工,以一百天的时间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大跨径胶合木公路桥梁,完成了包括桥基、桥台和桥头接线等全部工程。

该桥位于福厦公路上蒲田枫亭镇(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建成的44米跨径的胶合木桁梁桥,应该是中国最早的胶合木桥梁。

《公路》杂志在1960年第2期刊登了王世锐先生介绍该桥的文章:(中括号之内为杂志登载)

[这座桥梁的上部构造计算跨径为44米,桥梁采用了曲弦的穿式桁构,桥面净宽7米,可以平行两列重型汽车,汽车道两侧各有1米多宽的人行道。

桥梁桁构的各个杆件,都采用了长2米左右,厚3-4厘米的木板胶合成所需的截面尺寸和长度。当木板长度不够时是以1:10的斜搭接接头及部分平头顶接接长的。除去桁构节点(交叉点)处采用金属销栓外,基本上不用金属杆件,胶合木结构除了用小料拼成大材,节约金属材料的优点外,还可以根据杆件各部位的受力情况,使用优劣等级不同的木材作合理配置,使木材潜力能被充分地利用。一这座全长46.1米的木桥,共用木料220立方米,铁件6.07吨。

胶合所用的酚醛树脂是以苯酚和甲醛在自行设计的反应锅中加热塑合成功的。酚醛树脂在应用时加入适量的苯磺酸作为硬化剂就可以促使它在一般气温条件下胶合。这次胶合木桥的构件都以煤焦油进行过防腐处理,而酚醛树脂本身又有良好的抗菌能力和耐水性。因此能够保证木桥有较长的使用寿命。酚醛树脂经过试验分析,它的耐水性和力学强度都完全符合技术要求。

这座桥在设计中也充分考虑了胶合木结构的特点:杆件截面采用有矩形、丁字形、工字形等不同型式,以适应各种受力的需耍。为了施工及拼装方便,整个上弦由三段圆弧形构件接成,最长的一段长17.5米。一个杆件的厚度也随每个桁构节间受力的大小而变化,最大厚度为84厘米。这样一方面节约了材料,同时也减轻了桥梁自重。如果不采用胶合木结构,要找寻这样弯曲而又长、大的木料来建造桥梁也是不可能的。

这座桥梁建成以后,曾进行了静载试验。在88吨的荷载下结构的工作情况良好,合于试验要求,已于1959年11月10日开放通车。]

该桥于1970年改建为2孔跨径22.25米,石台钢筋混凝土桩的钢筋混凝土T型梁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