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沙漠第一泉”是甘肃敦煌“月牙泉”
月牙泉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区南7公里鸣沙山北麓。
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的轮廓形似一弯新月,因而得名。
据文献记载,月牙泉在汉代时便已闻名,从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澈”。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成名之早,景色之美,故有“中国沙漠第一泉”之称。
相传泉中生长有铁背鱼和七星草,人吃后可以消灾灭病,延年益寿,返老还童,因而民间又称为“药泉”。
月牙泉澄澈如镜,泉水清洌甘美,池旁水草丛生,芦苇摇曳,蓝天黄沙,碧水绿树,清幽雅致。
自汉代起,每年端午节,人们纷至沓来,登沙山,观泉景,饮浴泉水,相沿成习。
千百年来流沙堆积,泉水却从未干涸,实为自然界的奇观。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流沙的怀抱中,这种沙山与泉水共生的现象在自然界中并不多见,但是二者却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奇特的景观。
这是因为月牙泉附近的疏勒河的河水从地下渗流到此地,在良好的隔水层上形成了丰富的含水层。
含水层一旦出现裂隙,水就会由于压力的作用上涌,形成裂隙泉。而月牙泉也正是因为鸣沙山脚下的一道裂隙而成。
月牙泉又北、西、南三面环山,仅有东面是风口。当风从东面吹来时,气流受到沙山阻挡只能在山中旋转上升,把山下的细沙带到了山顶。
所以,月牙泉历经几千年却未被流沙埋没,月牙泉四面环山,“沙水共生、山泉共处”,泉水不为黄沙掩盖,堪称沙漠奇观。两千多年来,尽管风沙肆虐,月牙泉依然碧水粼粼。
但据2007年7月的报道,素有“中国沙漠第一泉”的月牙泉水位急剧下降,其水域面积已由原来24亩锐减到7.8亩,平均水深也由原来十米下降到1.1米。
为拯救沙水共生的自然奇观——月牙泉,甘肃省敦煌市采取补水、节水、引水等措施进行遏制。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等综合原因,敦煌月牙泉近年来水位急剧下降,水域面积迅速锐减,已成为中国濒临消失的五大美景之一。
20世纪五十年代,月牙泉水域面积20亩,深7米;60年代,泉水清澈明丽,深6米;70年代,泉水足以灌溉农田,但水位已开始下降;80年代,水位比160年下降了6米。
月牙泉自古以来被认为是敦煌的眼睛。有关专家认为,如果月牙泉消失,将直接导致当地自然环境和旅游环境恶化,保护月牙泉迫在眉睫。
2002年,敦煌启动封井工作,关闭月牙泉周边的所有自备机井;2006年,敦煌开始“引哈济党”工程,总投资约11.6亿元人民币;
2007年,甘肃斥巨资4009万元建设牙泉水位应急治理工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也养一方水土。”多年来,敦煌治理监督局带领民众,节水封井、掏沙清淤、河水渗灌。
据估计,月牙泉水位下降应急治理工程实施后,月牙泉的地表水回灌量将达2500立方米每日,地下水回灌量达到7000立方米每日;
人们把希望寄托于“引哈济党”项目上,它被称为拯救敦煌最后的希望。该项目在解放初被提出,即引大哈尔腾河至党河,以解决敦煌缺水与生态问题,但那时候敦煌的人口数量和城市规模与今日不在一个量级。所以2008年,该项目被某些媒体质疑为“杀鸡取卵”的做法。
2012年11月媒体的报道,《引哈济党工程项目建议书》获国家水利部批复,总投资由规划批复的23.39亿元增加到39.53亿元,新增投资16.14亿元。
其中,工程部分投资38.6826亿元,建设征地移民补偿投资4520万元,环境保护投资1969万元,水土保持工程投资1976万元。
这个本计划于“十一五”末即2010年完工的项目至今还在边追加投资边建设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