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位担任第三世界科学院领导职位的中国科学家是卢嘉锡

卢嘉锡(1915年10月-2001年6月)是中国物理化学家、化学教育家和科技组织领导者。

卢嘉锡1915年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祖籍台湾省台南市。193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39年在英国伦敦大学获博士学位,同年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和工作。

1944年在马里兰研究室参加美国国防研究工作时,曾获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颁发的成就奖。

1945年回国后历任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副教务长,研究部副部长、部长,校长助理、副校长等职。

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

1960年担任福州大学副校长和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并兼省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福建分院副院长。

卢嘉锡幼时随父读书,禀赋甚高。他学识渊博且善于表达,是一位才华横溢而又勤奋严谨的人,讲起课来生动活泼,见解独到,板书格外工整清晰,是厦门大学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

卢嘉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虽然是一位数学功底很深的化学教授,却经常告诫学生,要学会对事物进行预估,思考问题时要学会先大致估计出结果的数量级,尽量避开繁琐的计算,以便迅速地抓住问题的本质,必要时再仔细计算,这样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长期以来,卢嘉锡在领导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和发展我国结构化学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而系统的科研指导思想,这就是五重双结合:
实验与理论相结合(以实验为主)
化学与物理相结合(以化学为主)
结构与性能相结合(以结构为主)
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以静态为主)
基础与应用相结合(以基础为主)

四个一些:看远一些,走前一些,搞深一些,想宽一些;
三个立足:立足改革,立足竞争,立足创新。

这些指导思想在推动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工作的迅速发展和形成自己特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卢嘉锡的研究涉及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核化学和材料科学等多种学科领域。

他在结构化学研究工作中有杰出贡献,曾提出固氮酶活性中心的结构模型,从事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等,对中国原子簇化学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他所指导的新技术晶体材料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成绩。

卢嘉锡在国际上最早提出固氮酶活性中心网兜模型,之后又提出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合物“自兜”合成中的“元件组装”设想等问题,为我国化学模型生物固氮等研究跻身世界前列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8年,他以台湾省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

1979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曾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副主席。

由于在结构化学研究中的杰出成就,1999年卢嘉锡获何梁何利科学成就奖。

卢嘉锡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长后,领导中国科学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他还先后担任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七、九届全政协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名誉主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欧美同学会会长等职。

卢嘉锡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多篇重要论文,包括《原子簇化合物的结构化学》、《固氮酶催化固氮活性中心的初步模型——兼论双氮分子络合活化的结构条件》等。

卢嘉锡是一位在国际科学界享有崇高威望的科学家,获得过一系列国际荣誉和学衔:

1984年被选为欧洲文理学院外域院士;
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和该院理事会理事;
1987年荣获比利时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称号;
同年接受英国伦敦市立大学授予的理学名誉博士学位;
1988年被任命为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是担任这一职务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

卢嘉锡是一位较早应用结构化学理论于新技术晶体材料探索的科学家,他开拓中国原子簇化学研究领域,取得一生中最为突出的学术成就。

他一生为发展祖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