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的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是“奥星”号

中国在1950年开始电力机车的研制。1960年设计制造出一台电力机车。经过不断改进试验,在“文革”之中的1968年定型为韶山1型,第二年开始批量生产。

改革开放后,是中国电力机车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韶山1型、韶山3型、韶山4型、韶山5型电力机车相继定性投入批量生产;同时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开发出韶山7型、韶山9型电力机车等新一代系列产品,构成我国电气化铁路牵引主力车型。

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是1996年研制成功的“奥星”号交流传动客运电力机车。

2005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SJ3型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问世,标志着中国电力机车的又一突破。

为适应中国铁路高速(客运)重载(货运)发展趋势要求,货运机车在提高速度的同时,也在努力提升更大的功率。

采取引进吸收的方法,将当今世界先进技术与国内现有技术成果结合,使机车制造接近或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2006年,和谐3型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创出了单机牵引5000吨,最高时速120千米的成绩。

电力机车只能行驶在电气化铁路上,有的国家或地区没有形成全部的电气化铁路网,因此又研究既能行驶在电气化铁路又能行使在非电气化铁路的多功能机车。

由于电力机车在各方面都有很大优势,世界各国都在发展电力机车上给予极大的关注,世界高速动车主要以电做动力,但高速动车又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电力机车。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