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解放前享有“东方第一乐府”美誉的是上海百乐门舞厅
百乐门全称“百乐门大饭店舞厅”,是旧上海最有名的综合性娱乐场所。位于上海静安区愚园路218号,华山路路口处。于1933年正式开业,曾一度是夜上海的核心地带。
1929年,原来在戈登路(今江宁路)上兼营舞厅的大华饭店歇业,导致上海西区没有一个与其“贵族区“相适应的娱乐场所。中国商人顾联承看准商机,便投资70万两白银,购置静安寺地块,营建Paramount Hall,有至高无上的、高档的意思。
顾联承取其音译,定中文名为“百乐门”。1933年,百乐门舞厅开张,当时上海市市长吴铁城还亲临现场并代表祝词。
“百乐门”由当时极负盛名的设计师杨锡缪设计,建筑共3层。底层为厨房和店面,二层为舞池和宴会厅,最大的舞池面积达500平方米,地板采用汽车钢板支撑,跳舞时会产生晃动的感觉。
大舞池周围还有随意分割的小舞池,可供幽会之用。室内还装有冷暖空调,陈设豪华。三层为旅馆,顶层还装有一个巨大圆筒状玻璃钢塔,非常醒目。
“百乐门”开业后,立刻成为上海的夜生活中心,号称“东方第一乐府”。诸多社会名流也慕名而来,张学良、徐志摩都是这里的常客,陈香梅与陈纳德的订婚仪式都选在这里举行,卓别林夫妇访问上海时也曾到此休闲。
抗战前,百乐门舞女的月收入高达3000-6000元,是普通员的10倍以上。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有一位叫陈曼丽的舞女,因为拒绝为日本人伴舞,结果被枪杀在舞厅内。
新中国成立后,“百乐门”由政府接管,原主体建筑改建为洪都戏院,后称洪都电影院。其余建筑则改建为商场。
2003年,经内部整修,“百乐门”大舞厅重新开业,重现了当年“远东第一乐府”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