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最早的飞机修理厂有“5大厂”
1950年1月,重工业部代部长何长工和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联名向中央报送了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2份意见书。
3月,重工业部设立了航空工业筹备组,负责人为吴大观和周华仁,在刘鼎副部长领导下展开工作。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失去制空权的战场形势使得航空工业的重要作用顿时突显,创建共和国航空工业的进程刻不容缓。
1950年12月下旬,由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召开了2次会议,研究创建中国航空工业的方针原则和发展道路以及争取苏联援助的问题。周恩来在总结中明确“中国航空工业的建设道路,是先搞修理,由小到大,由修理发展到制造。
1951年元旦,重工业部部长何长工率代表团赴苏联请求帮助中国援建航空工业。
1月30日,中苏双方就援建6个航空工厂等事项达成协议,随即开始行动。为满足抗美援朝飞机修理急需,5月初,苏联一列26节车厢的野战航空修理列车到达沈阳。
这是一个流动的航空修理厂,开始紧急抢修志愿军的战伤飞机。随后,根据协议苏联航空工程技术专家、顾问陆续到达各修理厂展开工作。
1951年4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颁布了《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
4月18日,由段子毅任局长的重工业部航空工业管理局开始在辽宁省沈阳市办公。
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第2机械工业部,即国防工业部,赵尔陆为部长兼航空工业局局长。
在抗美援朝的战争背景下,当务之急是修理恢复战伤飞机。航空工业管理机构以战时工作效率组建,迅速组织所属工厂展开工作。
第一批创建的5个航空修理厂,即沈阳飞机修理厂、沈阳发动机修理厂、哈尔滨飞机发动机综合修理厂、南昌飞机修理厂、株洲发动机修理厂被称为“5大厂”。
从1951年初开始组建,6月即开始试修生产。
这些在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航空工厂,设备简陋陈旧,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有的工人甚至从来没有见过飞机。但是,为了抗美援朝前线的需要,他们学习文化,钻研技术,劲头十足。
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在苏联专家的指导帮助下,逐步掌握了修理技术,绝大多数能够独立操作。
从修理雅克-18飞机开始,飞机和发动机修理产量逐月上升。到1953年底,共修理飞机829架、发动机4001台,有力地解决了抗美援朝前线作战急需。
1954年10月,中苏两国政府签署协定,由苏联援建中国156个重点项目。其中航空工业11个,包括6个航空工厂:沈阳飞机制造厂、沈阳航空发动机厂、哈尔滨飞机制造厂、哈尔滨航空发动机厂、南昌飞机制造厂、株洲航空发动机厂等主机厂,之后又增加了飞机附件厂、轮毂厂、仪表厂和电器厂等。
至1957年末,各厂共修理各种飞机3291架、发动机14248台以及大量的部附件和载设备,不仅有力地保障了抗美援朝战场急需,也为新中国的航空工业从修理走向制造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