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信用合作组织由“中国合作运动之父”薛仙舟创办
薛仙舟(1878-1927),号颂嬴,祖籍珠海南溪村(今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南溪村)。生于1878年,逝世于1927年。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毕业,曾在德国柏林大学攻读经济学,精通五国文字。早年参加革命,后任工商银行总经理,复旦大学教务长,教授德文、公民及经济,创立了我国最早的信用合作组织,被誉为中国合作运动之父。
1927年,薛仙舟亲手撰稿的《中国合作化方案》在历经辛苦之后出台。蒋介石看了这一方案,告诉薛仙舟的学生陈果夫,要会见这一位讲德语的薛教授。然而,苍天对多灾多难的中国,却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蒋介石下野,薛仙舟遭遇意外,有截肢的说法,也许因为感染,薛仙舟以49岁之英年,不幸驾鹤西去。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族人相助方成大器
清光绪四年(1878年),珠海南溪村出生的薛仙舟,四岁丧母,遂到上海父亲身边。九岁丧父,又辗转到天津亲戚处读书。他的身世,因为父母双亡,一百年后几乎成为扑朔迷离的谜团。
十九世纪香山人在上海滩上的打拼与成就,已成为昔日沪上的财富传奇故事。从薛仙舟的人生际遇上慢慢一回溯,可以料定,薛的祖先亦是当年上海滩上香山帮的一分子。你看他在先丧母、后亡父之际,仍能读书不辍,就可知基本的生活来源仍有人供给。
19岁入读美国耶鲁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薛仙舟这一代人的求学经历,已经与他的同乡、几乎是上一代人的唐绍仪、蔡适干等他们全不一样了。他在天津攻读期间,16岁就考上了当时著名的北洋大学堂,19岁毕业就被选送到美国耶鲁大学攻读经济学。
薛仙舟的读书学习,从美到德,这个人生关键性的选择,今天看去不由让人击节赞叹。二十世纪初的德国,不仅诞生过马克思主义,还有一系列人类思想的结晶在德意志那块土地上流传。薛仙舟对平民化的合作互助制度尤感兴趣,钻研弥深,兴奋点也特别持久。
回国推广平民合作
回到祖国,薛仙舟在前辈的鼓励支持下,以复旦大学为基地,亦开始了平民合作互助制度的实践与推广活动。
在复旦大学,作为校务长的薛教授,不仅公务繁忙,教课育人亦是一马当先。他以一口流利的德语讲课,不仅有一大批学生粉丝,而且成了上海滩上茶余饭后的谈资,乃至成为复旦校园一道特殊又亮丽的风景。
在他的倡导和影响下,一批学生创办了《平民》周刊,薛教授赐稿指引,亦有学生毕业后投身平民合作制度的实践,薛教授亦是支持声援。而薛仙舟自己呢?干脆直接创办了具有自救互助慈善性质的“上海国民合作储蓄银行”。
实际的操作与运行,使薛仙舟有了经验乃至教训。终于在1927年,薛仙舟亲手撰稿的《中国合作化方案》,在历经辛苦之后出台。这一方案的诞生,从学理的角度评价,是中国走向共和之路的第一份民生、民权的经济治世的问卷。
学生完成一生夙愿
中国的平民合作化运动,后来由薛的一批学生先后实践,又有梁漱溟、晏阳初在平民教育方面躬身实践。
然而欧风东渐的导师式人物一朝式微,后来人往往只是给这个社会带来几片美丽的浪花,却再也掀不起惊天的大潮。
二十世纪末,孟加拉的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创建的乡村银行模式,就是推广实行平民互助合作银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唐绍仪与薛仙舟是一场伯乐与千里马的知遇
薛仙舟在天津读书期间,碰上了同是老乡又做了天津大官的唐绍仪。薛在美读书期间,唐绍仪访美。薛提出要从美国到德国转读金融银行学。唐帮助薛完成了这一愿望。1938年,唐绍仪以六十多岁高龄回到故乡做中山模范县县长的时候,还专门坐轿子到薛仙舟的故乡南溪村去看望薛的亲戚。由此可见,薛与唐的交谊匪浅,而薛比唐小了16岁。而换一个角度来讲,唐对于薛,几乎有一种伯乐与千里马的知遇之恩。
留学 接触合作主义思潮
据前山中学退休教师刘志明的考证,薛仙舟1978年出生于珠海南溪村。4岁离开故乡,幼年寄居上海,11岁赴天津就读,1897年毕业于北洋大学。1900年因从事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动被捕,后凭借其自身聪明才智得以获释,受到同乡唐绍仪赏识。
“花五分银币买一条腌鱼已经是美味了。”留学期间的薛仙舟,经济上经常捉襟见肘,但怀揣着一心救国的赤子之心的他还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和资源,深入观察研究欧美社会经济状况,寻求救国之道。
薛仙舟经常独自一人走访粤籍移民后裔,从中接触到资本主义制度下大量贫富悬殊、民族歧视的社会现象,逐渐对资本主义深恶痛绝,并曾组织留美学生响应1905年上海的抵制美货运动。到德国后,薛仙舟发现一股新的思潮———“介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的合作主义。从那之后,薛仙舟成为合作主义讲学课堂的常客,并对德国合作经济进行深入考察研究。
在薛仙舟看来,合作主义主张民众的联合与合作,摒弃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剥削关系,通过和平的改良实现一个人人和谐共存的理想社会,因而具有经济改造与社会改造双重功能。因此,薛仙舟从激进的革命分子,转变成为一名温和的合作主义者,主张通过建立合作经济制度对社会进行和平改造。
归国 办合作银行开设公积金
回国后,薛仙舟开始着手实践自己的合作主义理想。
1914年,薛仙舟应邀请到复旦任教,讲授德文、公民、经济等课程。并因为薛仙舟的人品和学问,让他接任复旦教务长一职。以经济学为特色的复旦大学成为薛仙舟宣扬合作主义、培养合作人才的基地。为了进一步推广合作制度,1918年,薛仙舟专程赴美搜集了大量合作制资料,以此作为教学和实践的理论基础。
1919年10月,薛仙舟联合部分复旦师生,自筹资金,创办我国第一个信用合作社———上海国民合作储蓄银行(简称合作银行),并任首任行长。在“以合作精神发展国民经济、补助小资本营业”理念的引导下,合作银行开设了公积金,实行储蓄存户与股东均分红利。薛仙舟提倡义务平民教育,并将各种业务实践与商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1920年,复旦学生李荣祥、黄华表、毛飞等组织“《平民》周刊社”,发行《平民》周刊。1922年,“《平民》周刊社”更名为“平民学社”。学生们成立平民学社的初衷是教育救国。薛仙舟的到来改变了平民学社。他告诫学生,社会改造不能依靠空泛的语言,只有脚踏实地为平民做实事,才能得到民众的关注和支持。他建议学社以研究合作社思想为中心,在中国宣传能使工农大众受益的合作运动,并把留学欧美期间收集的合作书籍和资料交给学社成员翻译发表,使学生们深受鼓舞。
从第五期开始,《平民》周刊成为以研究宣传合作思想为中心内容的刊物,开始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合作思想宣传工作。此后,平民学社还与国际合作联盟建立联系,将中国的合作事业介绍给世界各国,成为中国合作事业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1924年7月,学社因社友四散而中辍《平民》也随即停刊。
早逝 《合作化方案》成未了心愿
1927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薛仙舟应陈果夫请求,起草了《中国合作化方案》。方案以实现全国合作共和为宗旨,系统阐述了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推广合作运动的理念,并提出合作执行部门(全国合作社)、合作教育部门(合作训练院)、合作金融部门(全国合作银行)三足鼎立的合作化构想,集中体现薛仙舟“以合作救中国,以合作治中国”的政治主张。
回顾薛仙舟起草方案之时,正值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大规模的国家建设即将铺开。选择何种建设方略,实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方案完成后,胡汉民、陈果夫等国民党高级官员对他大加赞许,陈果夫还向蒋介石力陈合作社乃“抵制共产主义,实行阶级协调”的一大法宝。蒋介石当即接见薛仙舟,表示全国统一后即组织实施该方案。